明察秋毫 县令破奇案

作者︰萧新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840
【字号】    
   标签: tags: , ,

从前,有个商人租了一条船准备到外地做生意。隔天,一大早他就提着行囊上了船,因为另一个伙伴还没到,他就在船上坐着等。

船停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船夫接他上船时发现他行囊沉重,知道他携带的银钱不少,便起谋财害命之心。船夫故意站到高处瞭望,一看四周不见人影,于是就上船把商人推下河,河水湍急而且很深,商人一下就被淹死、流走了。

船夫赶忙提着商人的行囊,从小路回家藏在一个秘密的地窖里。然后,船夫赶到商人家敲门喊道:“娘子,你家的官人为什么还不上船?”说完,转身就走回到船上去了。

这时,商人的伙伴已经上了船,他问船夫为什么这时候才来。船夫说:“我去催你的伙伴了,我等了半天总不见你们来,心里急只好去催了。”于是,他们一起在船上等着。

船夫装着十分着急的样子,商人的伙伴说:“我们一起去找他。”到了商人家里,商人的妻子对船夫说:“你之前来敲门的时候,我丈夫早就走了,我正要开门告诉你,可你已经走远了。”

船夫说:“可能我们走的不是同一条路,所以路上错过了。”接着,他带着怀疑的目光看着商人的伙伴说:“我走以后,你在船上总该见到他了吧?你说他现在哪里去了?”

在船夫的怂恿、挑拨下,商人的妻子就抓住商人伙伴的衣服大哭大叫说:“你谋财害命、心多狠呀!”邻居们不分青红皂白,就把那人送进了县衙,县令问明原由后觉得事有蹊跷,就暂且把人关进牢里。

(Fotolia)

县令命其他人暂退,单独讯问商人的妻子。商人的妻子把船夫催人的前后情况,详细地叙述了一遍。县令说:“你说清楚,船夫敲门时是喊‘娘子’还是‘官人’?”

商人的妻子说:“我听得清清楚楚是喊‘娘子’,决不会记错。”于是县令就单独讯问船夫,船夫也承认是喊娘子,不是喊官人。

县令继续升堂审讯,而且堂上十分威严,堂役比之前多了一倍,一个个脸色严肃、杀气腾腾。船夫心虚,身上冒着冷汗、脸色变得苍白。

县令惊堂木一拍,他不觉哆嗦了一下,这一切都没逃过县令眼晴。于是,县令瞪大眼睛望着他大喝一声:“船家你知罪么!”船夫低声说:“我有什么罪?难道怪我不该租船给他们?”

县令说:“你催商人上船,应当是叫他,为什么不叫商人反叫他娘子?显然你知道商人不在家。你既是催人上船,就应当等他一起上路,为什么喊一声转头就跑?显然你这是虚幌一招,想借此说明你与商人没打过照面。你干了坏事,企图让别人替你顶罪,所以故意转移视线,唆使商人妻子诬告好人。你说是也不是?”

船夫继续抵赖,县官说:“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流泪!衙役们,把他的赃物呈上来!”原来他在审讯前已暗地派人去抄船夫的家,审讯时衙役们已向他示意,赃物已到手了。衙役们把搜获赃物的经过说了一遍,船夫哑口无言只好低头认罪,整个人也瘫倒在地上。

老百姓都称赞说:“县太爷真是明察秋毫呀!” @*#

资料来源:明.祝允明《野记》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阮孝绪从小很孝顺,个性沉静。十五岁时,父亲曾勉励他用功读书,但他却说:“我希望....
  • 清代,山东福山县人安某,确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余里,人们称他为“安飞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视于人,甚至还常常仗技欺人....
  • 这正应验了老百姓常说的话:是你的东西丢不了,不是你的别争,争也争不来。老天有眼.....
  • 良心一听娘说是天鲤神鱼,也害怕起来。他背着天鲤神鱼到镇上.....
  • 朝时江苏江阴有个叫张畏岩的人,学识丰富,很擅长写文章,在当地颇有名气。万历甲午年,他参加科考结果榜上无名,于是就在榜前骂主考官有眼无珠,不识有才学的人。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