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财成意外之灾

作者:华翰
font print 人气: 2036
【字号】    
   标签: tags:

从前,有一个在衙门当差的衙役,有一天清晨,他很早就出了门,当他走过荒郊野外时,被一位身上带着财物的出外人看见了。这位出外人,看到衙役带着兵器长矛走过来,怕他会对自己心怀不轨,就立刻藏身在草丛里面。

这时,衙役也搞不清楚,只听到草丛里面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又没看见附近有人,他害怕是老虎或豹子藏在草丛里面。因此,就用长矛向草丛里面乱刺,结果刺中 了这位出外人,拖出草丛一看人已经死了。

衙役这时才知道自己误杀了人,他取下出外人身上所带的财物,并把尸体丢弃在草丛里面。这件事没有被人发现,衙役因此而变得富有,娶了妻子。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

有一天,这个衙役在门口,忽然看见被他误刺而死的那位出外人,他立即把门关起来,躲在门后偷看,出外人竟然走进对门邻居皮匠的家中。

不久之后,皮匠的妻子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衙役知道其中的因缘,就对皮匠非常好,并且很照顾、疼爱皮匠的儿子。自己的女儿长大之后,那个衙役就准备把女儿嫁给皮匠的儿子;皮匠对这门亲事非常地欢喜,就要求儿子要好好地孝顺衙役,如同孝顺自己的父亲一样。

有一次,正逢到夏天,天气很热,衙役喝醉了酒睡在床上,他身上的汗不断地冒出来。皮匠的儿子在旁边侍候他,就用刀轻轻的把衙役身上的汗刮掉。

衙役因为喝醉了,糊里糊涂,感觉有东西在他身上动来动去,以为是蚊子或虫子,就用手去拍打,没想到衙役用自己的手拍在刀背上,因此就把刀子拍入自己的肚子里去了。

这时候衙役还没有死,于是便呼唤家人说出这件事情的原委,并立即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皮匠的儿子,家产也都还给了皮匠的儿子。

衙役在死前对身边的亲人说:“我贪得了别人的意外之财,我便招得了这意外之灾。我现在把欠债还了他(指被刺死的那位外出人),我心甘情愿!你们今后,要好好做人,别干昧良心的事!”

(事据《集福消灾之道》)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六十年代淮北平原出了一个神医姓贾,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病时常以因果教化人.....
  • 僧人因为一念,让自己免遭杀戮,贼人也因此改过自新了......
  • 人能一心向善,遵循天理,济人利人,才会有好的机遇和前程。天地神明鉴察,丝毫不爽。境由心造,境随心转,人的命运与祸福,都是取决于自己心念行为的结果,因为天道对于善恶的果报,必定是如影随形!
  • 人生在世,寿夭贪富,虽说命中注定,但也可以靠行善积德来改运。所以说,心为一身之主,心善则命善,心恶则命恶,欲知吉凶祸福,但问自心便知。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