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医

沈羲有道术 消灾治病救济穷苦

作者:胡乃文
font print 人气: 430
【字号】    
   标签: tags: ,

修道的人,常常拥有特别的道术,那是一种特异功能,一种很强的功能。有时,使用它可以为人治病而无需用药。例如,《神仙传》记载的沈羲,他就是个修道的人,能使用道术为人治病。

曾在蜀地修道的沈羲是吴郡人,他能用道术替人消灾治病、救济百姓,却不必令人服食药物。他之所以能用道术替人消灾治病是有因缘的。

沈羲,一向是乐于助人的好人,他的功德感应了天神。

一天,沈羲和妻子贾氏一起坐车到儿媳家。在路上遇到一辆白鹿车、一辆青龙车、一辆白虎车,还有数十位穿着红战袍佩带宝剑的天兵天将跟随。一位天兵走到沈羲面前问:“你看到沈道士没有?”沈羲很惊讶问:“谁是沈道士啊?”天兵回答:“就是沈羲。”

沈回答说:“我就是沈羲,不知找我何事?”天兵回答:“你勤于修道,且有功德于民,从少年开始就没有做过不道德的事情。今天老君特派遣三位仙官来接送你上天。”

于是三位仙人传旨:“拜沈羲为璧落侍郎,主管吴岳生死之籍。”并将白玉版青玉字命册授予沈羲,沈羲跪着接了过来,然后沈羲升天而去。周围有许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都目睹了沈羲升天飞升的过程。

四百年后,有一天沈羲突然回到家乡,找到了他的几代后裔沈怀喜。怀喜见到沈羲说:“听先人传说,家里祖先有人得道成仙,今天果然见到仙人回来。”并向沈羲询问天上的日子。

沈羲回答:“我刚上天时见不到天尊,只见到老君向东而坐。有左右使者来传达老君的法旨,我没有机会向前表达自己的谢意,只能远远地默坐。环顾四周,见宫殿郁郁有如云气,五色玄黄不可名状。

殿上有侍者数百人,大多数是女子,男的很少。庭院中有珠玉之树,灌木丛生,有一群小龙虎在其中嬉戏。在殿上可以听见琅琅的声音,像敲打铜铁一样,不知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殿堂石壁金光闪闪,写满了各种各样的符书。

老君形体约高一丈,头发自然下垂一直到身上的衣服,他的头顶和颈项有光亮发出。老君坐在那里,有玉女上前手持金盘,盘上有一玉杯,老君将玉杯中的药物赐我说:“这是神丹,服了此丹可以不死。”

我和妻子各得到一粒。服用后,我们向老君致谢,老君又给了我们两个鸡蛋大的枣子说:‘你回到人间去救治百姓,如果你想上天只要书写符咒,把它挂在竹竿上,我就会来迎接你。’并把一个仙方和一张符给了我。我于是就回来了,却见人间已经过了四百年了。”

怀喜听了觉得非常神奇,沈羲在后代家住了十几天后就离开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从此,他使用被天上仙人送的一些类似神符法器的东西,替人消灾治病就非常灵了。

参考资料︰《渊鉴内函》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甄权隋唐年间医学家,因为母亲生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
  • 郭玉是广汉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县)的人。他在年轻时拜程高为师,学习医方、诊脉和阴阳脉象方面的医技,以及考究、探求阴阳变化之理的技术。
  • 隋代时的名医许智藏年少时就以医术闻名,在南朝的陈国为官时,为散骑常侍。陈被灭,隋文帝任命他为员外散骑侍郎。
  • 幽默风趣今人爱,古人也爱。以下是近两千年前的笑话,出于邯郸淳(约132—221,东汉末到三国时代)编辑的《笑林》。古人的笑谈说了些什么?晶莹闪亮的光彩是什么呢?
  • 这是儒家心性修炼之关键处。某种角度讲,这也是孔门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还是布满荆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