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清 梨园弟子的风骨

作者:陈霆
font print 人气: 304
【字号】    
   标签: tags:

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是中国史上特别喜爱音乐的皇帝之一。他精通音律,特别喜欢清雅的曲式。曾选乐工、宫女在禁院梨园中训练歌舞,因此这些乐工自称为皇帝的“梨园弟子”,这就是后世戏曲演员被称为梨园弟子的由来。

相传,唐玄宗的梨园弟子中,有许多才艺极高之士,如乐师李龟年、雷海清、黄幡绰,舞师公孙大娘,歌手许和子、念奴等,都是当时一流的艺人。本文要谈的乐工雷海清,就是其中的琵琶高手。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避难,梨园弟子四处流亡。根据《资治通鉴》,安禄山早年跟着唐玄宗,见过梨园弟子的繁华精彩的表演,深深着迷。占领长安后,便下令逮捕乐工,并将乐器、舞衣,舞马、犀、象等,都运往洛阳。

一日,安禄山凝碧池大宴群臣,命梨园弟子奏曲作乐。梨园弟子难过不已,泪流满面无法成调。

于是,在安禄山的侍卫们纷纷露出刀刃威胁下,雷海清不愿为叛军演奏,悲愤的将手里的琵琶在安禄山面前摔个粉碎,向着西方跪地痛哭。原本是要向群臣炫耀的安禄山又羞又怒,便下令将雷海清在试马殿前用马分尸了。

同样被安禄山俘虏的诗人王维,这时正好也因为不愿为官被囚禁在菩提寺。王维知道雷海清之事后非常感动,于是便赋诗一首: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赠封死难大臣,其中就有乐师雷海清。清人洪昇作传奇剧本《长生殿》中,有一段〈骂贼〉,便是讲述雷海清骂安禄山的这段故事。@*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考古学家发现笛的历史遗迹,是在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墓葬出土的骨笛,这是一种以鸟禽肢骨所制成的笛,距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
  • 朝的彭定求,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喜读圣贤书,其为学“以不欺为本,以践行为要”,敬信神佛,注重品行修养。从小常读诵有关修行及因果方面的善书,平日乐善好施,不仅自己行善,还向周围人劝善,讲因果报应的事例。
  • 宰相宋璟的孙子宋沇对音律学很有造诣,唐德宗贞元年间,宋沇进献乐书二卷,唐德宗读后十分赞赏,又得知宋沇即是宋璟的孙子,于是诏见宋沇进宫。德宗与宋沇两人对面而坐,谈论音律谈得非常高兴。
  • 根据桓谭《新论.琴道篇》中记载:“昔神农氏继庖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也就是说,“琴”的构造象征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 明 仇英〈吹箫引凤〉图(公有领域)
    汉代以前,无论是横吹或竖吹的单管竹制乐器统称为笛或篴,称为箫者则是指编管的排箫。
  • 幽默风趣今人爱,古人也爱。以下是近两千年前的笑话,出于邯郸淳(约132—221,东汉末到三国时代)编辑的《笑林》。古人的笑谈说了些什么?晶莹闪亮的光彩是什么呢?
  • 这是儒家心性修炼之关键处。某种角度讲,这也是孔门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还是布满荆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