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这样收藏月光的

古朴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700
【字号】    
   标签: tags: ,

广西桂林有个姓韩的儒生,此人不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还身怀道术。有一天,韩生与两个朋友从桂林坐船渡过明江,然后一起住在桂林郊外的一座寺庙中。当晚,一轮明月高挂天空。

韩生离开房间提着个竹篮站在寺庙庭院中,他从怀中取出一把勺子向空中舀了一下,然后又把勺子倒向竹篮,好像往里面倒东西。就这样,韩生不断地用勺子向天空舀去,然后又倒入竹篮中。

韩生的两个朋友看他用勺子舀来倒去以为他发疯了,于是问他说︰“你在耍什么把戏呀?”韩生回答说︰“月光难得,我用勺子舀些收在竹篮中,等到没有月亮的黑夜时再取出月光来照明。”

两个朋友听了他的话,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天下哪有用勺子把月光舀来保存在竹篮子中的道理?隔天白天,两人去看那个竹篮子,仍是没装东西的空篮子和破旧杓子而已,两人讥笑韩生是在胡言乱语。

三人离开寺庙一同乘船前进,当航行到邵平就停下船,三人都登上一座江亭,派随行的仆人上岸去买菜买酒,准备在亭中摆设酒席好痛饮一番,以解除旅途上的疲劳。

当天忽然刮起大风,到了晚上更是狂风呼啸。有人想点蜡烛,但点着几次都被狂风吹灭了,亭中一片漆黑。

面对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大家都一筹莫展,愁闷不已。一人忽忆前夕事,笑着对韩生说:“你所贮存的月光在哪,能否在此一用?”韩生抚掌笑道:“我差点忘了,幸亏你提醒。”

说完韩生就从船中取出竹篮和勺子,他用勺子向篮中舀了一下,然后向空中一挥,亭子里发出白色亮光。韩生用勺子从竹篮中舀了许多勺,然后又向空中挥了几十次,亭子附近呈现出月光如昼的景象。

于是,大家欢呼雀跃一起痛饮至四更天。韩生又用勺子将月光收起放进竹篮中,四面立刻又是一片漆黑。大家这才知道韩生并非普通人。@*#

资料来源:《铁围山丛谈》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天,亲友请他喝酒吃饭,他平常就能喝酒,这天喝得大醉。由于钟傅坚持要回家,主人只好让他走夜路回去.....
  • 忽然有一头大象向他走来,他急忙向后躲避,但已经来不及了,大象很快就来到他的面前,接着大象用大鼻子将猎人卷起.....
  • 王审知目睹黄畸岸屡屡发生海难事故,内心十分焦急,他也很想整治黄畸岸,但又怕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治理黄琦岸的工程一直无法进行。
  • 中国老人讲积德,现代科学无法探索德的真相,但智慧的先民留下的词汇,为后人提供了一个认识问题的方向和角度。关于德的美好意义,很多民间故事也提供了清晰的线索。
  • 巧的是,公子摔下马时,正好碰上老和尚灵魂。这番灵肉合一后,世家公子便慢慢地苏醒过来。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 古籍曾记载一位高人。此人常常与虎为伴。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虎是危险的动物,这位古人为什么会与虎为伴呢?他又是如何驯服猛虎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颗善心,在处理问题上动善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