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墨”的由来为何?

作者:真珮
font print 人气: 2825
【字号】    
   标签: tags: ,

传说古代在没有墨的时候,写字和画画很不方便。周宣王时,有个叫邢夷的人很擅长绘画。一次,他因为弄脏了手,来到附近的小河清洗,正洗手时他看见旁边有一块乌七八黑的东西,好奇的捡起来一看,发现是块松炭,然后就给扔了回去。

他不经意的看到自己的手,噗…笑了出来,没想到刚刚洗过的手更黑了。他心里想,松炭可以把我的手染成黑色,那就应该能用它来写字和画画。邢夷随手就捡起松炭带回家了。

邢夷回到家里后,很快就把松炭磨成粉末,再加了一些水,但是怎么也凝聚不起来,他左思右想都没想到好办法,就在这时,他的夫人因为叫他吃饭他没听见,所以索性把糯米粥端到面前让他享用。

邢夷好像半醒似的双手拿着松炭末,全都倒进粥碗里,忽然间碗里马上变成了黑糊糊的半固体状了。邢夷看到之后,很高兴的将碗里的东西再作搅拌。这时,邢夷发现夫人的袖口上有块地方特别乌黑。

邢夷问夫人:“这片乌黑是怎么回事?”夫人一看:“喔!这是刚刚在灶炉下做饭时碰到的锅灰!”说完,就用手拍来拍去,但怎么也无法处理掉袖子上的脏东西。

这回,邢夷又高兴地说:“这下可好了,锅灰可比我检来的松炭更黑,粉末也更细,用它来写字是最好不过的了”。

明.隆庆螭纹韘形绿墨(国立故宫博物院)

邢夷便把锅灰弄下来再跟水一起搅拌,用筷子蘸了些,就在墙上画了几笔,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墨汁。

虽然邢夷发现了这样可以方便写字,但它却携带不便。邢夷就用之前的办法把糯米熬成粥,和松炭及锅灰混合著搅拌,再经过揉搓后变成方条,然后拿去晒干,要用时只要再加一点水磨一下,就可以用来写字和作画了。

邢夷刚开始把这个墨条取名为“黑土”,又觉得不妥,便把“黑土”两字合为一起单字“墨”,历史称这为“邢夷墨”,这也是中国最早的一块墨了。《述古书法纂》有记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指的就是这个。@*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康熙年间,徽州知府乌海图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上任短短几年便把美丽、富庶的古徽州弄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他还派手下四处搜集奇珍异宝,当作上奉朝廷的贡品。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