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医

孙思邈脱衣救龙子 龙王回报救命药方

作者:王玉
font print 人气: 1368
【字号】    
   标签: tags: ,

《列仙全传》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孙思邈的记载。孙思邈是华原人,自幼聪慧过人,七岁就能够日诵千文,长大后喜欢读道家老子的书。

周宣帝时,时局动荡,他隐居在太白山学道,炼气养神,洞晓天文推理,精通医药,暗中做了不少善事。有一次他见到一条“小蛇”被牧童打伤了,正在出血,他就脱下自己的衣服和牧童交换救出“小蛇”,然后帮小蛇在伤口上敷药,放它回草丛里。

过了十几天出门时,碰到一个身穿白衣的英俊少年骑马经过。这个少年跳下马背拜谢孙思邈说:“谢谢您救了我的弟弟。”孙思邈很惊讶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少年又盛情邀请孙思邈到家中做客。

他把马让给孙思邈骑,自己牵着马,双脚好像悬空一样健步如飞。转眼就到了一处城郭,里面花木盛开,房舍金碧辉煌,一副王家气派。少年邀请孙思邈进门,有一位身穿红衣、头戴小帽的人,身后跟着很多侍从,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

他向孙思邈再三道谢说:“承蒙您的重恩,所以特意派儿子去请您。”他回过头指着一个身穿青衣的小男孩说:“前几天他独自出门,被牧童所伤,幸亏您脱衣赎救才有今天。”于是让青衣男孩拜谢孙思邈。

孙思邈这才想起前些日子脱衣救小蛇的事情,他偷偷地问旁边的人这是哪里,那人告诉他:“这是泾阳水府。”原来他救的不是什么“小蛇”,而是龙王的儿子。

红衣龙王安排设宴款待孙思邈,这样过了三天,龙王又送他很多珠宝彩缎,孙思邈坚决不肯接受。龙王于是命令自己的儿子拿了龙宫奇方三十帖送给孙思邈。临别时他对孙思邈说:“这些药方可以帮助您济世救人。”就这样龙王安排人马送孙思邈回家了。

孙思邈使用这些药方后,发现它们确实灵验。于是他将这些药方写入了《备急千金要方》中。后人把这本书当成一部奇书,原来这些药方来源于仙人,灵验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古代的中医,现代人已经无法理解它的精髓,更不知道几千年前的人是如何获得这样神奇的知识。从很多流传下来的故事里,透露的其实是一个人神共存的辉煌历史,只是在现代人的眼中却成了神话传说。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名贤集》中有这样一句名言:“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铁也争光。”这话是人生经验的总结,更是人生命运的诠释。不管是帝王将相,或是平民百姓盖莫能外。就拿灭商兴周的姜子牙来说也是这样,时运不济时卖面贩猪都赔本,时运通达时出将入相何等风光。
  •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年轻时在医学上就有名望了,但他仍勤奋好学,四处查访名医,登门求教。
  •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医。他一生为民医病,深受百姓的爱戴。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且医德高尚,他虚心地为同行医病,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行医经验。
  • 南宋孝宗淳熙末年,浙漕京尹潘景硅与老人交往。潘家种有一株紫木樨,花叶繁茂,煞是喜人。及至盛夏,正是天下一片葱郁之时,这株紫木樨却日见槁枯。潘景硅见花叶凋零,心中为之不悦,又恐是什么不祥之兆,竟终日围着这株紫木樨叹息起来。
  • 叶天士因为虚心好学,他的医术十分高明,可惜一生未留下著作。叶天士流传于世的《临症指南》医案十卷,都是他的徒弟根据他治病的药方、治法和效验,分门别类汇集而成,所加的论断并不是叶天士的本意。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