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中唐隐士陆羽开启了中华茶道,他透过实地调查研究写下《茶经》,系统地介绍了茶道,包括怎么造茶、煮茶、饮茶的仪规、鉴赏美学,也介绍了茶史、古人茶事和天下的好茶,还有怎样收藏茶器等等,一应俱全。陆羽《茶经》把药用之茶转入饮用之茶的文化,在中唐,茶道的艺术就蓬勃发展了。本文要介绍的这首元稹的宝塔诗《茶‧一言至七言诗》贴切地反映了唐代茶道的精致内涵与精神境界。
《茶‧一言至七言诗》以55个字高浓度的诗语言咏茶、比德,宛然是诗中宝塔。从“宝塔诗”的玩味茶的趣味中,一层又一层展现了中唐烹茶、品茶、享茶的情趣和美学。更有意思的是,在这宝塔茶诗中,紧密与君子之交与君子之德相联系。这种茶德、茶道,该就是千年来茶香清远常在人左右的重要价值吧!

奇趣宝塔诗 唐诗一经典
“宝塔诗”这种杂诗体虽小巧,但格律、形式都严格讲究,因此创作难度极大,在唐诗瀚海中有如凤毛鳞角。元稹这一首《茶‧一言至七言诗》的咏茶诗,是玩味诗趣意境的“宝塔诗”典范。
这首七句诗以茶点题,内容只有言简意赅的55个字,却能神妙点出茶的质、形、色、香、味和品茶的程序、情境、趣味、功效,并且兼及烹茶的茶具、饮茶的茶器,又反映了当时饮茶的习俗,真情实境皆无缺,是凝练奇才的茶诗,为世中难得的巧作。另一方面此诗也展现了唐诗精粹、高妙的一面。
这首《茶‧一言至七言诗》是元稹在送别宴上为好友白居易送别所作。诗中有茶味,茶味中有寓意,将深厚的朋友情谊浓缩入55个字的“宝塔”中。
情与意凝练宝塔茶诗
在唐宪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51岁的白居易上书议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以中书舍人转任杭州刺史。当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期,元稹也从宰相转任浙东观察使,二人之间有许多赠答诗篇往还。
长庆四年,白居易被任命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就要从杭州返回洛阳述职。此际,元稹和在地的朝官为白居易饯别。
文人之宴怎能无诗以寄情!白居易出题“一言至七言诗”的形式,由每人自赋诗题。元稹在席中以“茶”为题,从一言至七言句,一层又一层推进茶的境界,同时他又以左右对比的宝塔诗形式,铺展了奇妙的茶世界。他在诗中透过指代妙喻,藉茶托心寄意,幽微地献上他对白居易的称赞和祝福。以下笔者试着层层解读。
宝塔茶诗 层层展开君子之德
元稹《茶‧一言至七言诗》︰
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椀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知醉后岂堪夸

香叶,嫩芽:
茶呀,采自茶树的香叶,嫩芽最是上品,质地佳香气沁人。元稹借此称赞白居易的优秀和才气。
慕诗客,爱僧家:
在唐代,茶普遍受到社会中人的青睐,连诗人的心都被吸引了,连出家僧人都钟爱。“慕诗客,爱僧家”是“诗客慕,僧家爱”的倒装句,茶受到清客和俗世之人的钟爱,呼应着白居易的诗在当时广受雅俗共赏的实况,白居易诗有“老妪能解”的赞誉,平易近人,雅俗都爱。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1];铫[2]煎黄蕊色,椀转麹尘花[3]:
有了好茶,烹茶用具和程序功夫不能不讲究,才能使茶的色、香、味、趣相得益彰。元稹用“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音,钓) 煎黄蕊色,椀(*碗)转麹尘花”,一气呵成表达了作茶、品茶的顺序、色、香、味、趣和高尚雅致。
唐代时人饮茶前,得先“碾茶”,因为那时的茶叶是制成茶饼保存的。做茶前,先取出白玉雕茶碾把茶饼碾一碾,再以上等的丝绢——红色纱罗筛绢,筛分出茶叶。筛得的茶叶放入带柄带注口的铫釜,然后以炉火煎煮,见色泽出了“黄蕊色”,就可以盛入茶碗了。手捧着茶碗先不急着喝,先“碗转麹尘花”──转它一转,赏一赏茶碗中茶沫聚散形成的茶花(麹尘花)的趣味。“碗转麹尘花”表达了当时品茶的仪式,传达了唐代品茶文化从实境到意境、从喝茶到品茶、赏茶沫花的茶道美学。

碾茶的茶碾子多种多样,有木的、有瓷的,也有金、银、铜、铁、石制的,为何元稹在此诗中以白玉雕为茶碾呢?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玉彰显君子之德。所以白玉在这里象征道德操守冰清玉洁的高尚君子,也是隐含对白居易的赞佩。茶水煎出“黄蕊色”,这黄菊花蕊的黄金色代表大地正色,《释名‧释衣服》指出黄色为中华文化正色。所以“铫煎黄蕊色”意含赞美,赞美历经焰火考验的好品德,这是元稹对经历仕途磨难的白居易的赞美,赞美他的节操在磨难中更显露出光华!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元稹表示:这次的饯别宴后,就要送君出长亭。长亭别后,此去经年何时再见?别后愁绪将与何人说?诗仙李白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名句,和月影玩味寂寞。元稹在这里,则以茶代酒,邀来明月、邀来朝霞,让明月、让朝霞的美好都溶入了茶碗中,一路陪伴白居易踏上前程。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也表现了文人雅士喝茶不分日月的情境,也反映了茶在当时受到钟爱的热况。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饮茶给人好精神,朝朝、夕夕洗尽古今人的倦意、醉意、不如意,还人好元气。元稹托茶“洗尽古今人不倦”为白居易打气。别后,他的清清茶语就似朵朵麹尘(茶)花,一路“香”伴祝福,真挚的情谊已不待言。同时,元稹再透过茶能醒酒、净心,“将知醉后岂堪夸”——众人皆醉其独醒,将对友人白居易的高格调赞美更是推到绝俗的境界。
元稹的宝塔诗《茶‧一言至七言诗》以55个字高浓度地咏茶、比德赞人,真是诗中宝塔。从玩味“宝塔诗”的趣味中,留下了唐代时烹茶、品茶、享茶的情趣和美学,留待我们今人回味!
-注-
[1]罗织红纱就是指红纱罗筛绢,用来筛茶叶,红纱罗筛绢是非常高级难得的织品,织目细密,这样的茶具更衬托了饮茶的高尚气质和气氛。
[2] 铫是一种小型炊煮用器,有柄及出水口,用来烧开水或熬煮东西。《说文解字‧金部》:“铫,温器也。”清.段玉裁.注:“今煮物瓦器,谓之铫子。”明.张自烈《正字通‧金部》:“铫,今釜之小而有柄有流者亦曰铫。”如:“茶铫”、“酒铫”、“药铫”。
[3] 麹尘有几种含意,一用以指茶。白居易的诗中几度用到这个词,如《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麹尘香,花浮鱼眼沸。”又如《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阳添杓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麹尘。”“椀转麹尘花”仪式随着日本遣唐使传入日本,现在的日本茶道中还很讲究这样的仪式。
@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