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好义救人急 山神助传点金术

作者:武德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50
【字号】    
   标签: tags:

王常,洛阳人,为人急公好义,敢作敢为。他嫉恶如仇,见人不平必拔刀相助;见人饥寒,就解衣送食,宁可自己挨饿受冻,毫不犹疑。

唐至德二年(757),王常进终南山正好遇见大风雨,只好在山中过夜。半夜雨停了,月白风清。王常望天感叹说:“我想治国安邦,手里却没有丝毫权力,也没有任何资助;我想救天下饥寒的人,自己却缺衣少食。看来说什么神灵佑护好心的人,纯属胡说啊!”

刚刚说完,就有一位神人从天而降问王常:“你怎么能这样说呢?”王常手按着佩剑,半天才说:“我是在感叹平生的志向不能实现。”神人说:“我有法术可以点石成金,也能化水为银。虽然不能平乱安邦,也能救人饥寒。你愿意学这样法术吗?”

王常说:“我倒是听说过这种法术,但没有见过,听说秦始皇、汉武帝非常喜欢研究这种法术,但始终没有结果,反成为千百年的笑话。”

神人说:“秦皇汉武是帝王,他们本身就处在救人的位子上,也有救人的办法,却不去救人,反而去求神仙法术,真是大错特错了。而你没有能救人的权力地位,却有救天下人的志向,就可以学会和使用法术。”

王常问:“真有这种法术吗?”神人说:“当然有。黄金和水银都是山石的精华,水银因为受纯阴之气,才流动而不固定,如果与纯阳之气交合,水银也立刻能变成黄金。这些你都不必怀疑,就接受我的传授吧!”

王常拜谢后,神人从袖中拿出一卷书交给王常,王常跪下接过书。神人告诫王常:“这种法术绝不能再传给别人,也不要泄漏秘密,更不能教给达官贵人,他们自有救人的办法;也不要把这种法术教给不仁不义的人,他们根本不关心他人疾苦。你掌握了这套法术,除了济世救人之外,绝不可做奢侈富贵的本钱,否则,上天会使你的法术失灵,和减少你的寿命。”

王常再次跪拜,完全应诺并问:“我想知道您是位什么神仙呢?”

神人说:“我是山神。从前有个道士把这卷书藏在我山里,现在我遇见你这位刚烈侠义的人,所以才把书给你。”说罢山神就不见了。

王常得到这卷书,读后学会了法术。后来他就到处漫游,用法术得来的金子赈济那些饥寒穷困的人们。@*

资料来源:《潇湘录》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属于自己的钱财不可妄取,否则得不偿失......
  • 这是自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一段历史佳话。
  • 元自实,是元朝至正年间山东人。他有一好朋友叫缪千户,要到福建走马上任没路费,元自实慷慨借他三百两银子,因为两人自小交好,所以元自实连借据都没写。
  • 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过迁善,所以他才伟大而英明。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