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海博论坛 - 体育

乾隆皇帝杀贪官

作者:清城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 ,

山西临汾人王亶望,是江苏巡抚王师的儿子,因举人捐资而获知县职务,被派往甘肃掌管山丹、皋兰诸县。吏部选授他为云南武定知府,并带他朝见皇上,皇上仍命他到甘肃等待补缺,后授为宁夏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转任甘肃布政使。

按照甘肃旧例,每年百姓要交纳一定的粮食,供给国子监生食用。乾隆时曾一度废止过这道命令,后来只让较为富裕的肃州、安西两川交纳,其余地方免交。

王亶望到任后,向总督勒尔谨申请,以内地粮仓不满为由,上疏请求各州县都可以收捐。不久,又向勒尔谨请求,将征收粮食改为征收银钱。王亶望还每年虚报旱灾,谎称以粮救灾,并将民间的捐银变为私有,私吞朝廷下拨的救灾银两,自总督而下都有份,王亶望得银最多。

仅仅半年,王亶望上疏报告收捐人数就达一万九千名,得到豆麦八十二万石。皇上说:“甘肃百姓贫穷、土地贫瘠,怎么会有近两万人捐银获监生资格呢?又怎么会有这么多余粮?现在半年已得八十二万石,年复一年,时间长了粮食变质将如何食用?即使说每年借给百姓,怎么比得上留在人民手中,让他们自由流通呢?”并由此而发出“四不可解”的疑问责问勒尔谨。

勒尔谨只得托辞粉饰上疏答复,皇上指示说:“你们既然担任总督、布政使等职务,还是尽力做好工作。”

乾隆四十六年,被逼得活不下去的甘肃民众,在回族人苏四十三带领下发起暴动,数次打败勒尔谨。大学士阿桂奉命去甘肃督师,奏称进入甘肃境内后接连遇雨,乾隆皇帝因此怀疑甘肃连年奏报旱灾的情况有假,便令阿桂与新任甘肃总督李侍尧按察实情。

阿桂、李侍尧经过调查上疏揭发王亶望等人,将“监粮”改为“纳银”以及虚报灾情、私吞银两诸事。乾隆皇帝大怒,派遣刑部侍郎杨魁到浙江会同巡抚陈辉祖召王亶望严审,没收他的家产,所得金银超过一百万两。

当时乾隆皇帝在热河,命逮捕王亶望、勒尔谨及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并逮送热河交众大臣会审。王亶望全部供认关于把监粮改为纳银之事,是他命令兰州知府蒋全迪示意各州县谎报旱灾,强迫所辖道、府认可并向上陈报。

此外,王亶望在任时生活奢侈,皋兰知县程栋专门应付他,各州县的馈赠、贿赂通常以千万计。定案后,皇上命令斩王亶望,赐勒尔谨自尽,王廷赞定为绞刑,同时命令立即到兰州斩蒋全迪;并随即命阿桂查处各州县官,凡冒领救灾款至二万两以上者全处死。于是,被斩者有程栋等二十二人,其余降级调职、撤职者各有不同。

皇上说:“这二十二人的死都是由王亶望引诱而被绳之以法,这与王亶望杀死他们有什么不同呢?”命令撤王亶望儿子王裘等人官职,发往伊犁;其年幼儿子被逮捕关在刑部监狱,到十二岁时,依次发配;逃跑者一律斩首。陕甘总督李侍尧后被查到行贿各官吏,又杀掉闵元等十一人,处罚董熙等六人。@*

资料来源:《清史稿》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江西宜丰县有个年青的邹生,他家中养着一条狗十分驯良。每当主人从外面回来时,不论路途远近,这条狗一定会摇尾欢跳表示迎接主人归来。
  • 元朝刚建立的时候,天下局势还不稳定,所以各地都驻有重兵。当时驻守在鄂州的守备是蒙古人阿都尺,他带领五千兵马,由于没有战事,就整天带着亲兵游手好闲,到处搜刮百姓钱财、骚扰人民。老百姓也不敢去官府告他,因他是守备属五品官员,而知县只是七品根本不敢管他的事。
  • 小姑马上回屋里换上男装,变得英姿飒爽。她没多带什么兵器,只带了一副弹弓和几十颗铁丸,牵匹马就跟着那仆人上路了。
  • 这是儒家心性修炼之关键处。某种角度讲,这也是孔门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还是布满荆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