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简介(七)中国人的姓氏

作者:心缘
font print 人气: 10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第八讲 中国人的姓氏

相传是神祗伏羲确定了最早的姓氏,自姓为风,从此中国人开始有了姓氏。

每一个中国人都重视自己的姓,每个中国人也都有自己的姓。中国现在有3,500多个姓氏,但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22,000多个。不过,中国人常用的姓只有100个左右。

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姓和氏的意思是不同的。“姓”主要是为了区分氏族,避免同性结婚。“氏”最开始是“姓”的分支,主要是为了区分身份的贵贱。尊贵的人有名有氏,低贱的人有名无氏。

秦朝统一中国后,姓和氏的意思才相同。

中国的姓氏来源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来自祖先的族号,比如唐、夏。
2、来自分封的国家的名字,比如宋、齐。
3、来自担任的官名,比如司马,是管教育和文化的。
4、来自爵位,比如王。
5、来自死后的谥号,比如武。
6、来自居住的地方,比如池。
7、来自从事的工作,比如陶。
8、来自亲属的排行,比如季。

现代中国,说名和名字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在古代中国,名和字的意思是不同的。古代中国人出生后取名字,成年后(男子20岁)再取别名,也就是字。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比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字孔明,亮和孔明的意思是一样的。古人在名和字之外还有“号”,一般是尊称。比如宋朝的诗人陆游,号放翁。

古代在人和人交往时,一般不直接叫对方的名,只有上对下,长对少可以叫名。

中国人命名的方式很多,男女用的字也不一样。比如动物中的龙、虎,植物中的松、柏常用在男孩子身上。凤、燕和梅、兰常用在女孩子身上。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书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肝开窍于目,泪为肝液,凡眼泪的问题大都与肝有关。迎风流泪,是肝气的收敛不足;泪眼汪汪,不但是肝收敛功能不好,更是肺气不足,无法通畅水道的缘故,也有些是泪囊阻塞;干眼症,是肝血不足,又阳气虚所致。
  • 早期的中国人并没有地域概念,只有人群的概念,人们随着部落迁移。随着农业发展,人类逐渐由迁徙不定转变为定居,由于有一定的区域被长期控制,才渐渐有了地域观念。最主要的标志是国家的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是公元前21世纪出现的夏朝。
  • 中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的疆域
  • 正史记载,北宋的太祖皇帝有很多德政,开创了繁荣的北宋王朝。
  • 现在世界上音乐学院的声乐教育,基本上教的是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美声唱法。而在中国古代,有比这种美声唱法更好的声乐技术。
  • 幽默风趣今人爱,古人也爱。以下是近两千年前的笑话,出于邯郸淳(约132—221,东汉末到三国时代)编辑的《笑林》。古人的笑谈说了些什么?晶莹闪亮的光彩是什么呢?
  • 这是儒家心性修炼之关键处。某种角度讲,这也是孔门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还是布满荆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