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在线赌博网站- 线上博彩全攻略 shouye
文化漫谈

中国文化简介(五)中国的传统节日(1)

第六讲 中国的传统节日

过年

画中为张灯结彩过新年,庭前娃娃嬉戏忙,敲锣鼓吹笙,玩傀儡点炮竹,欢欢喜喜庆团圆。

〈清姚文瀚岁朝欢庆图〉(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庄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放鞭炮(国立故宫博物院)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每年过年前,也就是从黄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小年”。每家都要打扫卫生,好乾乾净净的迎接过年。

除了打扫卫生,每一家还要准备年货,比如鶏鸭鱼肉、水果、糖果等。每一家还要准备过年时拜访亲友时的礼品,还要给小孩子买新衣服。

吃饺子过新年(

Fotolia)

除夕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所以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征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晚上12点,也就是新年刚刚来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初一,人们都穿着新衣服先给家中老人拜年;小孩给大人拜年还会得到压岁钱。初二、三人们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

节日的大街上也很热闹。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过年才算真正结束了。

元宵节

大花灯(国立故宫博物院)

每年黄历的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黄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元宵节了。

元宵节的时间每个朝代都不同。汉代一天,唐代三天,宋代长达五天,明代从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清代改为四到五天,但增加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现在只有一天。

元宵节时,人们要点很多种彩色的灯来庆祝。这一天人们要到街上赏灯、猜灯迷还要吃元宵。

元宵是由糯米做的或实心、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吃时煮、煎、蒸、炸都可。元宵又被叫做“汤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

相传,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而那天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神明。“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端午节

〈宋苏焯端阳戏婴图〉(国立故宫博物院)

黄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开始过端午节了。根据专家们的研究,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但是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之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大臣,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非常爱国,当他的国家被别的国家攻破时,屈原就于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江而死。

楚国人民非常伤心就去江边寻找他,一些渔夫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被水中的蛟龙吃了,人们想出用楝(音练)树叶包饭,外边缠上彩丝,这就是最早的粽子。

〈元吴廷晖龙舟夺标〉(国立故宫博物院)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粽子的花色品种很多,有小枣、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一直很流行,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