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一碗泉”的故事

作者 颜真
font print 人气: 143
【字号】    
   标签: tags:

在河北有个著名的“兵家之地”叫独石口,城南十里外的原野上有处泉水。这里流传着“一碗泉”的故事。

相传此泉原在独石口城内,供城里的百姓饮用。有一年的寒冬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南蛮子。他远道赶来口焦舌燥,忽见此泉,伏身急忙喝了几口。他顿觉心旷神怡浑身清爽,疲劳一扫而光。不由赞道:“好水,好水,真乃神泉!”他暗自思忖:冰天雪地滴水成冰,此泉竟如三伏畅流可与玉液相媲美,实乃神哉,其中必有蹊跷,我何不打听了明白?

于是他住进附近店内,天天到泉边踯躅。几日过去,一点音信也没打听着,有些沮丧。一天夜里月光皎洁,他难以入睡。他又到泉边转悠,扫兴后回店中躺下。不一会儿他恍惚间回到泉边,正望泉叹息。忽见迎面走来一个披头散发的僧人,蓬头垢面,赤足裸臂,口中念念有词。南蛮子见此人道貌岸然不同凡俗,忙上前叩拜寻问泉水之事。那僧人一阵狂笑后,用手指着他鼻尖道:“崆峒山腰,荆棘杂草 ,石下木碗,破水之妙。”说罢便走。南蛮子伸手去拉,手中之物又凉又硬,睁眼一看手抓的是炕沿。原来是一个梦。他睡意全无,细细一想那僧人之话,顿开茅塞。他连夜攀上了崆峒山(也叫“冰山梁”),在一块青石板下果然找到了一个木碗。他回到泉边时天已微亮。他用木碗在泉中舀了一碗,泉水顿然干枯了。南蛮子一看大惊,端起木碗往南便走。

天大亮后有人来担水,发现泉水不翼而飞。一传百传,不一会儿,全城百姓都知道了。当中有一位老人说,早晨隐隐约约见一人端了一碗水出城往南走了。众人便催促老人快去报知守关都督。守关都督得知此事,马上派出一队官兵骑马去追。南蛮子正匆匆行走,忽见身后尘土飞扬,知是官兵追来,他便拐向路西僻静小路。官兵已发现了他,打马紧追。南蛮子逃到观音堂村以下四五里的荒地里,为了保命只好将水倒掉 。谁知水一落地又变成一眼清粼粼的泉水。于是“一碗泉”的名字便传开了。

据整理这个故事的人说,他曾经专门去看一碗泉。出独石口南行五华里就到了观音堂村,再前行三四里便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他一溜小跑寻声而至,一眼清粼粼的泉水便呈现眼前。虽然四周冰封雪裹,但泉水回清倒影,映照着蓝天白云,青苔鹅卵石看的一清二楚。

南蛮子知是“神水”,随梦寻物偶得“木碗”,不料碗出水干大惊失色,心存私念端碗就逃。百姓得知,都督派兵追赶,一碗水落地,又变为清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地造化神之所为,人岂能改变? (根据“赤城民间传说”整理)

责任编辑:魏春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说也奇怪,这口枯竭多年的古井,疏通后竟然水质清甜甘洌,水源茂盛。
  • 忽然间,小孩见那神像竟然微微动了,并向他招手,叫他进堂来。
  • 乾隆更来了兴趣,就又问何中立:“装东西?装东?装西?为何不能装南北?”
  • 多宝塔奠基之日正好是丑日,老僧曾预言说:此后逢丑年必有才子科举高中。
  • 这时王小才知道自己就是五百年前的那个王小了。
  • 很多人都听说过弥勒佛身上有十八个小孩的传说与寓意,那是在告诉世人,将来传法度人的人姓“李”,因为是十八个小孩,也就是十八子,合在一起正是个李字。释迦牟尼佛当年传法时也讲过人类在末法末劫时来度人的佛是以弥勒佛的形象来度人的。当然,这个佛在世传法时不可能自称是弥勒佛,就像当年布袋和尚在世时谁也不知道他最终要成就弥勒的果位,他圆寂后,大家才恍然大悟。那么,弥勒佛传法是不是正应在我们今天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呢?从古代留下来的预言诸如《推背图》、《烧饼歌》、《梅花诗》中都能看出,这个历史时期正是末法度人的佛法开传之时。这些正规的预言书中所提到的这些我们这里不讲,只讲那些与末劫开传佛法有关的散落于民间的传说。
  • 很多人都听说过弥勒佛身上有十八个小孩的传说与寓意,那是在告诉世人,将来传法度人的人姓“李”,因为是十八个小孩,也就是十八子,合在一起正是个李字。释迦牟尼佛当年传法时也讲过人类在末法末劫时来度人的佛是以弥勒佛的形象来度人的。当然,这个佛在世传法时不可能自称是弥勒佛,就像当年布袋和尚在时谁也不知道他最终要成就弥勒的果位,他圆寂后,大家才恍然大悟。那么,弥勒佛传法是不是正应在我们今天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呢?从古代留下来的预言诸如 《推背图》、《烧饼歌》、《梅花诗》中都能看出,这个历史时期正是末法度人的佛法开传之时。这些正规的预言书中所提到的这些我们这里不讲,只讲那些与末劫开传佛法有关的散落于民间的传说。
  • 皇历二月初二古代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这天是龙王抬头的日子,之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时令至二月二,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天地交泰,风调雨顺则为万物生长开创生机。
  • 我小的时候,记得在板桥村北有一个方圆三、四亩地的土台,上面有一座城隍庙,庙西有一座“二贤祠”,里面塑着两尊人像。一个姓谢、一个姓焦。
  • 清朝年间,塞外(今河北省赤城县境内)在一个山崖叫“舍身崖”的地方,流传着一个姑嫂许愿救母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