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妆佛工艺 叶勇助台中唯一保存者
【大纪元2015年03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源自魏晋南北朝的“妆佛”传统工艺美术,台中唯一的技术保存者76岁叶勇助,今年2月获台中市文化资产处通过登录为“传统艺术”。叶勇助说,从泥塑、雕刻,再利用纱布敷上糯米调和生漆,一层一层上漆,最后“脱胎”,这项技法几乎快要失传。
叶勇助师承陈禄官,学习妆佛技艺达60年,目前台湾尚有3位“妆佛”技艺保存者,(云林、彰化及台中)。叶勇助解释说,“脱胎造像”即漆艺的夹纻技法,先以土塑型,裱敷绵纱布多层,再将内胎脱除,而妆佛的脱胎造像,由于人形、脸部、衣褶、姿势都需要一体成形,难度甚高,若“大型妆佛”更是少有涉猎者。
传统妆佛技法分泉州派、福州派,泉州派神像通常将像与座椅分开,雕刻完成再组合,较神格化,面貌不似真人,擅用漆线堆叠盘绕,制造神像衣服绣线及皱折感。福州派则是以整块木材雕刻一体成型,而其漆艺的脱胎制法,需以生漆髹涂苎麻布,生漆常使人皮肤肿、痒,使学徒怯步、恐将失传。
从事漆艺工作者,多以小型艺术品或生活用品较多,叶勇助说,现在一般的佛像制作,多为木刻、玻璃纤维模型,很快速能完成,木刻大约1个月、塑胶模型1天能做3个,若利用“妆佛”脱胎塑型,一尊佛像就要花3个月,价格也高达3倍以上。他说,越来越少人知道这项技术,一年订单不到1件。
台中市文资处长张祐创表示,今年2月10日台中文化局已正式公告,将叶勇助的脱胎妆佛登录为“传统艺术”传统工艺美术类,未来将协助开班授徒,保存这项传统技艺。
责任编辑:罗令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