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日围棋战”

作者︰萧楚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366
【字号】    
   标签: tags: ,

唐宣宗大中年间,日本国王子来东土朝拜,进献音乐和种种宝器。宣宗皇帝安排宫中艺人为王子表演各种杂技,又命御厨摆设丰盛的宴席招待他,以为上国的回礼。日本王子擅长围棋,宣宗皇帝命令待诏(文官官职名)顾师言与日本王子对奕。

日本王子取出“楸玉”制的棋盘、“冷暖玉”制的棋子说:“我们日本国东南三万里远的海中有一个集真岛,岛上有一座凝霞台,台上有个手谈池,池内出产一种玉棋子,不用加工制作,自然分成黑、白二色,握在手中下起棋来,感觉冬温夏冷,因此叫冷暖玉。这座岛上还长着一种叫“如楸玉”的树,形状跟楸树相类似。用这种楸山木精雕细琢成的棋盘,光亮洁净几可以照人。”

(Fotolia)

顾师言跟日本王子对奕,互相厮杀,落到第三十三子时,双方胜负仍未分晓。顾师言唯恐输给日本王子而辱没了皇上的命令,因而战战兢兢,持子之手被汗水浸湿,凝神思考许久才敢落子,这种棋局即后人称为“镇神头”,就是如何解决两相对峙的局势之谓。

此时,日本王子双目圆瞪,手臂伸了又缩、缩了又伸,已经知道胜不了了,最后只得甘心认输了。日本王子问负责接待的鸿胪(汉代官名,秦朝称“典客”。专门执掌朝、贡、庆、吊之礼)卿:“顾待诏在大唐国围棋高手中是第几名?”鸿胪卿谎说:“是第三名。”实际上顾师言是国手第一名。

日本王子说:“能否见见第一名?”鸿胪卿说:“王子胜了第三名,才能见到第二名;胜了第二名,才能见到第一名;现在王子您急着想见第一名能见到吗?”

日本王子无可奈何,双手按着盘棋感叹地说:“小国就是小国,大国就是大国,小国第一不如大国第三,也只能怪自己棋艺不精了!”直到今天,有许多围棋的爱好者,还藏有顾师言“三十三手镇神头图”的棋谱。@*

资料来源:唐.苏鹗《杜阳杂编》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琴、棋、书、画是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它们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贯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 作为神传给人的文化,围棋与书画、诗词、音律等艺术,一起融汇于悠悠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中,历代流传着大量与围棋有关的神话典故、奇闻轶事,仅从它众多的别称便可见一斑。
  • 围棋融合艺术、易理、谋略、智慧于一体,是中国古代充满佛、道、神色彩的半神文化之典范。自尧起源,历朝历代围棋一直深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百姓的垂爱。
  • 作为琴、棋、书、画四大艺术的一部分,围棋在中国古代半神文化中占有显着位置。自古以来,在探寻围棋艺术与人类智慧完美结合的同时,人们从中领悟到许多至理名言,因而出现了一些与围棋有关的成语,其中有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踢毽子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是古代“博戏”的一种。中国人踢毽子的历史很长,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了。古人认为踢毽子最初来源于蹴鞠,而蹴鞠相传为黄帝所作。这么看来,这小小的毽子,其来历也非同寻常。
  • 每年的3月17日,纽约市都会在第五大道举办盛大的圣派翠克节游行,这是全球最著名的圣派翠克节庆祝活动之一。圣派翠克节(St. Patrick's Day)的习俗包括穿戴绿色服饰、饮用绿色啤酒或苏打水、装饰三叶酢浆草,爱尔兰矮精灵是常常出现的角色。而在中国,虽然没有专属于绿色的节日,但许多饮食文化、民间习俗与传说,也蕴含着与圣派翠克节相呼应的元素,联想起来还别有一番风味。
  • 过年在中国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传统,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但团聚、祭祖、祈福和欢庆的主题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共通的。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过年的呢?
  • 人一生周期除了生死之外,成年和结婚、生子都具有人生阶段转换的重大意义了。所以在这些重要的日子,都留下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礼仪,丰富这些日子的内涵,同时也给予人丰厚的祝福!本文就来说说喜获新生儿的民俗礼仪。
  • “我以前,捉鲍鱼在全个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门老一辈的人说起我的名字都认识,就是最会捉鲍鱼那个!”年届七旬的塔门原居民黎雄(雄哥)回忆童年时光,语气顿时兴奋了起来,“我们没有东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鱼、虾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门岛,千帆竞发,渔获满满,“我们吃不起面包的,是吃鲍鱼、吃海胆长大!”原来那时候的塔门,面包比鲍鱼还矜贵,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
  • 黄历元月十五夜称“元宵”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呢?中原大陆幅员广,南北两地的风俗也常有差异,以“元宵”称圆子(汤圆)是起于何时呢?元宵吃圆子从何时成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说圆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还有人说有馅的圆子称“元宵”,无馅的圆子称“汤圆”,真是如此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