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5年12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杜国辉纽约报导)“无家可归者在纽约不是一个新问题,而且我们也不是没有爱心,我们就是担心日落公园会变成又一个康尼岛。”12月5日中午,在布碌崙日落公园社区生活、做生意多年的华裔房地产代理陈先生(Denny Chen),于49街2大道的“Sleep In”旅馆前告诉记者,该旅馆上个月被纽约市无家可归者事务局(简称:游民局)宣布彻底改为游民中心(Homeless Shelter),旅馆将被扩建,容纳的游民人数也将从100人增加到150人。当天,陈先生和其他族裔的居民20多人,在旅馆前集会,抗议游民局的安排。
陈先生说,40、50年代,康尼岛是个人人向往的“大公园”,现在成为一个人们对她既爱又恨的社区。“日落公园2、30年前,我们华人晚上回家,门口都要有人接的,因为当时的抢劫等问题很严重。经过这些年大家的心血、努力,治安变好了。我们应该让她(日落公园)变的更好。而不能变成又一个康尼岛。”
游民中心附近的治安是否会变差?日落公园地区的律师若布斯(Chris Robles)表示,有数据显示,与游民中心相关的治安问题数量巨大,比如,社区不了解这些人的背景,是否有精神问题、性犯罪历史等。
与旅馆紧邻的三个居民楼已经有人感到治安的变化。他们在夜晚看到有游民进入他们楼前的小院,坐在他们进门的台阶上“抽烟”, “他们还到旁边的金属板墙边小便。我在想,目前我还有个不到一岁的孩子需要看护,所以我必须在家,但如果哪天我想出去做工,我另外的两个上学的女儿怎么办?” 住在其中一个居民楼上的宁女士(Johanna Nin)发愁地说。 她的大女儿12岁,二女儿七岁,都在上学。
对于游民局未经社区讨论就作出决定的做法,陈先生觉得不合适。“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不能自己有了困难,就把它推给别人。有没有一个更负责任的办法?”
日落公园地区的律师维拉(Richard Villar)提出疑问:“我们不反对游民。日落公园地区已经有三个游民中心了。最新的两个都是旅馆改建的。但是为什么不建些别的呢,比如学校、老人住宅?!”
若布斯说,他们集会,就是呼吁市府想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法。“市府不是有三百万的资金专门用于游民吗?他们应该用那笔钱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随意把旅馆改成游民中心。”
责任编辑: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