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高分作文】指考范例:独享
作者:林金郎(畅销作家)
常常觉得国文考试时间不够用?30分钟写不完一篇作文?透过金郎老师指点作文考试的写作良方,教你如何在紧迫匆促的时间压力下,从容不迫的写完一篇作文,并且用最少力气、最短捷径,自学如何增强写作实力!
从学习如何审题开始,到精通叙事、抒情、议论文,只需要阅读完三个单元,就能够快速战胜作文考试。
范例:独享
在传统价值中,总是鼓励人们贡献所能,分享所有。但两人间的爱情承诺不容第三者分享,一向符合世道舆情;有些商家只让会员独享优惠,也有合理目的。此外,有些生活中的趣味本来就不需要、甚至无法与别人分享,例如:一杯啜饮咖啡的时光、一竿临溪垂钓的等待、一路挥汗慢跑的苦练……,都可能如王维所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请以“独享”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论关于“独享”的经验、体会或反思,论说、记叙、抒情皆可,文长不限。
范例:
我喜欢一个人独自登山,尤其是在晚上人烟稀少的时候,没有喧哗的人车声、嘈杂的叫卖声,夜色里只有我和影子相扶而行,月娘的笑靥从交际转为真诚,星子的合唱变得和谐,连晚风的叮咛也显得格外温柔。
现在,我已能清楚的分辨,猫头鹰、山猴、蟋蟀……的鸣叫声,这是一位偶遇的夜间登山客告诉我的,我们没有交谈太久,就又分道扬镳各自去寻求自己心目中的那份宁静。偶而,我还会看到一只正要横越马路的小螃蟹或蜗牛,但我只想小心的避过,并不用手电筒或手机闪光灯惊吓到它们,对不起,此时世界或许应该还给你们,请见谅我只是个过客,我会尽量安静虚心的轻行。
我的气息终于调匀,心跳也稳定了,汗水规律缓慢的渗透出来,我知道,身体正在进行一项自疗修复工程,我现在唯一要做的,只是保持这样缓慢而踽踽的独行,我的目标是一点七公里远、三百八十公尺高、坡度11%的那个地标铁塔,如此来回三次。但最重要的是,这时我要学习放下脑中所有惦记的事:某人和我的龃龉、功课的压力、将来的茫然、未完成事务的牵挂,甚至是对夜间山林的恐惧──对黑的害怕,反射的是否正是我对内心底层黑暗面的无知、疑惑和脆弱?所以后来我又清楚了,原来我要放下的是所有复杂的心思、纠结的情绪、任何或喜或怒的念头,就这么安安静静,无思无念、无波无漪的,一路与大自然宁静的脉搏合奏,而此时,或许又更是无声胜有声了。
第三趟行程终于完成了,山下后,又开始听到嘶吼的卡拉OK、人们相互的叫唤,炭火烧烤的煤焦味,霓虹取代了星辰,人工照明掩盖了月色,偌大的铁皮怪兽集体疾速咆哮而过,钢筋丛林驱逐了原始参天古木。但经过多次独自沉浸大自然的安宁后我终于领悟,独享的意义不是在逃避现实与喧嚣,而是抛下心中的妄念、洗涤灵魂的污垢,唤醒内在的清净,让我们可以用原本真善美的本质,去面对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也可能因为如此,晶莹剔透了许多。
分析:
原本作文要“精彩”可以着重“四境”──景境:景色摹描;情境:特定的情节营造;心境:抒发情怀;意境:有让读者自我咀嚼的境界和空间。不过本文在景境上,却选择一片漆黑的山景,仿佛看一幕灯光昏暗的舞台剧,写景空间有限,但当人摒除视觉运用的时候,其他感觉反而更敏锐,所以当人要细细品味、体会某种感受、滋味的时候,眼睛会闭起来,因此“黑幕剧”反而成为另一种表现技巧,而其他三境也变得更重要!
先来谈情境,作文──包括抒情文也一样,如果没有一条事件进行的轴线,和一个假设的境况,文章就难以展开,或者会拼凑得很凌乱,虽然这条叙事轴线和境况可能是很淡的,譬如本文就是以上山、下山之间的“所见、所听、所思、所悟”依序展开,虽然没有明显强烈的故事,但还是有轴线和境况,让文章可以依循着展开,效果就像淡淡的水彩轻轻抹过,呈现一种矇眬、飘渺的印象。又如同学写抒情文,也可以从远眺海景、走近沙滩、踏入海水里……;闻到花香、见到美景、抚触大地的质感……的轴线与境况来进行,就不怕文章无法展开了。
接着谈心境,情感的抒发并不是靠辞藻堆砌而来,尤其什么愁啦、爱啦、恨啦、痴啦,这么直接呛辣的倾诉,而是“藉景抒情”,如第一段,藉由日夜景象的差异来表现夜间山林静谧的可爱;也可“藉物抒情”,如第二段能清楚分辨猫头鹰、山猴、蟋蟀、青蛙……的鸣叫声,以及小心避过正要横越马路的小螃蟹和蜗牛,来表现对自然万物的疼惜和尊重。抒情除了不要直接诉诸文字外,情感也不需要放得太重,否则便会有浓腻、矫情的感觉。
再来谈意境,意境是读者观文后产生的意念,包括理性上智慧的领悟和感触,以及感性上情感的触动和培养,如果一篇文章能让人读后产生许多意念,就会说这篇文章意境很高,让人余音绕梁,反之就没什么意境,看过就没了。一般来说,在作文里,老师会希望看到同学真实领悟到什么?而不只是写作技巧的搬弄而已,但在文艺创作里,则主张将大部分的领悟还给读者,让读者自我去反刍,这是两者很大不同之处。在现代作文里,我主张采取折衷的作法,如果不提自己的感悟,作文真的只变成文字魔术游戏,也看不出作者的真正的想法,但说得太多,不但意境全没了,也变成说教。所以,如果说到止所当止,就有画龙点睛之妙,否则就会太过,如本文最后一段的后半部,就是适量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最后另外一提的是,本次命题〈独享〉确实“很有意境”,因为独享如果诠释过头便成了自私,但人总是需要拥有一些自我空间,它是用来自我缓冲、放松、沉淀、恢复的,也因此人可以继续下一次有力的出发,这个主旨和转折是必须拿捏住的。
写作小叮咛:
所谓“文学”便是“文字的美学”,用字应该尽量精致化,如此才能有美感,譬如第一段:“月娘”的笑靥从交际“转为”真诚,“星子”的合唱“变得”和谐,连晚风的叮咛也“显得”格外温柔。用“月娘”代替“月亮”,用“星子”代替“星辰”,都可以产生拟人化的美感;而“转为”“变得”“显得”三辞原先都是“变得”,在此用不同的字汇表达,避免重复产生单调感。其他又如:身体“自己”正在进行一项“自疗”修复工程。“自己”和“自疗”的“自”有相同重复的语意,所以“自己”可以去除。
文中:对黑的害怕,反射的是否正是我对内心底层黑暗面的“无知、疑惑和脆弱”?“无知、疑惑、脆弱”三个辞是有先后顺序的,因为无知才疑惑,因为疑惑所以害怕脆弱,如果颠倒了,逻辑就会怪怪的。又如下面这句,也是有逻辑顺序的:抛下心中的妄念、洗涤灵魂的污垢,唤醒内在的清净。此些细节宜多注意喔!
——摘编自《写出高分作文:历届大学考试作文范本与解析(二版)》台湾商务出版◇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