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有奇人 技高不可逞

作者︰佚名
font print 人气: 1610
【字号】    
   标签: tags: ,

乡间有奇人 技高不可逞

清代,山东福山县人安某,确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余里,人们称他为“安飞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视于人,甚至还常常仗技欺人。

有一天,安飞星来到乡间,看见一个农夫,打着赤脚在耕地。农夫的一双新鞋放在田埂上,被安飞星看上就把它穿走了。那农夫追得气喘汗流,也没追上,安飞星以此取乐。

后来又有一天,安飞星走在通往青州的大道上,看见一双农夫的新鞋放在地上。安飞星脚上的鞋恰巧破了,于是他又从容换上别人的新鞋而去。

安飞星特地回头看那农夫。农夫正牵着牛,慢慢在耕田,好像没注意到自己。后来,安飞星己经走了好几里路了,忽然听到身后像起了一阵巨风,飒飒作响,来势凶猛,简直像是哪叱踏着风火轮来了!

他正好奇,突然看见刚才那个农夫,已经站在他面前,拦住了他的去路,向他喝道︰“大胆小子,穿了我的鞋,还想跑掉呀?”

安飞星这一吓,非同小可!两腿发软,不禁噗通一下,跪到了地上,连忙脱下那双新鞋,跪着双手奉上。那位耕者毫不客气的伸出脚,让他给穿上了。然后笑道︰“我年少时,干过你这种勾当,曾被人揍过。没想到你也没出息,做出此等丑行!”

安飞星后来醒悟自责,常将这事讲给别人听,他感叹说︰“乡间确有奇人,不可恃才傲物。更不可仗势、仗权、仗钱、仗技……欺人!”(出自清代《秋灯丛话》)

(Fotolia)

盗贼听劝 幡然改悔

青州有个盗贼,偶得骏马一匹,日行五百余里,经常骑着它夜出行动,凌晨即返,人们谁也未曾察觉。某夜,这个强盗半路上碰到一个老人,骑着牛慢慢走,牛背上有个布囊,看起来沉甸甸的。他当即大喝一声:“站住!留下囊中物再走。”

老人不动声色,斜眼瞅了瞅他说道:“暂且给你保管保管。”顺手扔过布囊。强盗得意非常,快鞭疾驰而归。到了家门口,却见那位老人已在自家门口等着了!

强盗大吃一惊,慌忙请老人入内并摆好酒菜招待。老人吃喝自如,旁若无人。强盗跪下叩头说:“原物俱在。老先生是忠厚长者,恳望不要将此丑事传扬四方。只是我的马并不慢,而老先生的牛为什么更快速呢?”

老人哑然失笑说:“路上相逢时,我的牛已走过六百多里了,因为稍稍疲乏,所以比你先到仅仅数刻罢了,怎能说快速呢?请听我一劝: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再逞强做盗偷!非义之财勿枉取,贪财忘义不如狗!”强盗听罢此言,不禁惭愧无地,从此改邪归正了。(事据清代《秋灯丛话》)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时彭娥正用水罐在河边汲水,她听说一群强盗正在进攻坞壁时,便急忙往家跑,当她跑家时,发现.....
  • 钮婆婆有个孙子叫万儿,才五、六岁就跟着祖母一起到了关家。关家也有个男孩子,名字叫封六,年纪和万儿差不多....
  • 西冯翊人严生,家住在汉南。有一次,他到湖北襄阳的岘山去游玩,在山中拾到了一样东西,形状很象一颗弹丸,黑颜色大大的,闪闪发光,看上去通体透明,好似一颗黑水晶。
  • 有一个地方到处都是高山深谷,悬崖峭壁,自然环境非常险恶。当有人从这里的山下经过时,忽然就会飞升到高高的树顶,远远望去,好像飞仙升腾,但不一会儿便无影无踪.....
  • 思兢生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人聪明精细,有勇有谋。有一年,一个仇家控告崔思兢的堂兄崔宣谋反,这个罪名可不轻,一经查实就会满门抄斩。朝廷收到控告状后,委派御史张行岌主持审理这件案子。张行岌接手后,先派人把崔宣看押起来,准备着手进行调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