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生活万象

“不公”之伤.“顽固者”的伪装假面

丽姿.布尔波(Lise Bourbeau) / 译 梁若瑜

由于非常敏感,他不太愿意在心理上让别人触碰。

手臂紧贴著身体。不擅长表达爱。

他是最能憋的人,很难承认自己需要别人帮忙。

“不公”是指某人的性格或某件事缺乏公平性。“公平”指的是衡量、体认并尊重每个人的权利与权益。

公平的同义词包括:正义、平等、公正、不偏颇、正直。

所以因不公而受苦的人,是指一个人的价值并未受到正视、觉得自己未受尊重,或自认未获得应有的权益。

假如一个人觉得自己得到了超出自己应得的,他也可能因感到不公而受苦。所以,不公平的伤痛之所以浮现,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拥有的物质超过了别人,或反之,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多。

这个伤痛苏醒于孩子发展其个别性的时期,也就是四岁到六岁左右,孩子在这个阶段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人,是个具有个别差异的完整个体。

由于无法发挥自己的个别性、无法表达自己,且无法做自己,使孩子感到很不公平。这项伤痛主要是与他的同性家长一起经历的。这位家长的冰冷,他的不善于感受和表达,令孩子感到痛苦。这并不是说,所有因不公平而受苦的人的家长都是冰冷的,而是孩子从他们身上所感受到的是如此。

这位家长很权威、常常批判、很严格、不包容,或很守旧,也同样会令孩子痛苦。通常,这位家长也具有相同的伤痛。这个伤痛当时形成的方式或情境也许不同,但它确实存在,而孩子能感受得到。

为了解决不公的伤痛而决定回到地球来的灵魂,会为自己选择能帮助自己重新接触这种伤痛的父母。其中一位家长,甚至往往父母双方,都可能具有这种伤痛。

面对不公平时的反应,主要是将自己与感受做切割,以为这样就能不受苦。这种情况下,孩子替自己塑造出的伪装,是“顽固”的伪装。

就算一个人将自己与感受进行切割,也不代表他就不再有感受。

相反的,“顽固者”非常敏感,但他们培养出一套不要感受到这份敏感,且不让别人看出这份敏感的本领。

他们让自己以为,自己能心如止水。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人显得冰冷且无动于衷。

“顽固者”非常在意公平性和精准性。他藉由追求完美,来力求永远公正。他认为如果自己所说或所做的事情是完美的,就必然会是公正的。他很难理解的是,当他完完全全依照自己的准则行事时,他也可能变得不公平。

具有不公平伤痛的人,往往羡慕拥有得比他多的人,而且他多半认为他们不配拥有那么多。

◎“顽固者”的伪装特征为身体型态直挺、僵化且尽可能完美。

这种身体的比例适中,肩膀方正且与骨盆同宽。

“顽固者”的体重也可能随年纪而增加,但他的身材将维持匀称比例。在下一章会说明他体重增加的原因。

我必须说,“顽固者”是最怕自己体重增加的人,他想尽一切办法不要变胖。他也是最无法接受肚子变大的人。他站着的时候,会记得要缩小腹。

“顽固者”型女性应该要体认到一点:没有小腹的女人是不自然的。女人的体态本来就是圆融的,不然,就没有女人味了。

这一型的人不论是男性或女性,通常都有着圆滚滚的漂亮翘臀。女性的腰很细。“顽固者”型的人很喜欢穿腰部较窄的衣服,或配戴束住腰部的腰带。这一型的人以为,只要束紧腰部,也就是太阳神经丛所在的位置(掌管情绪的部位),他的感受就能减少。

这种人很活泼,举手投足很有活力。然而,动作却僵化,不是很有弹性,透露出某种封闭感。

“顽固者”不太能把手臂从身体展开。他们皮肤白皙,眼神明亮而有活力。他们的上下颚偏紧,脖子僵直而有傲气;甚至常常能看到脖子上爆青筋。

◎由于害怕犯错,“顽固者”经常陷入需要抉择的情境。

人越害怕,越容易招引这种恐惧所对应的情境。

比方说,当事人可能必须做决定,因为他想购买某个东西,钱却不够。他犹豫着是否该容许自己去买。因此他必须在买与不买之间抉择。

“顽固者”经常会为了让自己高兴而选择了某个选项,事后又恐怕自己错失了什么。

举例说明,某先生决定花钱好好去度个假。后来,他又想,这笔钱拿来整修家里说不定更好。由于“顽固者”很怕自己做错决定,他经常在做出决定后怀疑自己。他经常纳闷自己的抉择是否对自己是最有益、最正确的。

如果你希望某个东西能让好几个人平均分得,像是一块蛋糕、一瓶酒,或餐厅账单等等,“顽固者”绝对是最能胜任这个任务的人。

之前和不同的几群人到餐厅聚餐,账单送来时,整个场面让我觉得非常有趣。“控制者”开始指挥,说:“饭钱每个人均摊如何?这样比较快,也比较简单。”他说起话来好有魄力,其他人只有乖乖点头的份。他迅速计算,把总金额除以总人数,随即宣布每个人应付的金额。

这时候,我发现“顽固者”有所反应了。他们不高兴。付的钱比吃的还多的人,觉得这样不公平,而点了较高价餐点的人认为自己享受较多,要求别人付一样的钱也不公平。遇到这种情形,通常都必须重新计算金额。

◎“顽固者”在生活中大多的领域都对自己要求极高。

他们律己甚严,给自己很多任务。我们在上一章看到,“控制者”很喜欢控制自己身边周遭的事物。“顽固者”呢,太力求完美了,则是较常控制自己。他变得很优秀,对自己太苛求,以至于别人也对他要求很高。

我已不知多少次听到“顽固者”型的女性对她们身边的人说:“不要再把我当成万能的女超人啦!”事实上,这番话是这些女性对自己说的。别人只是反映出她们对自己的要求有多么高。

“顽固者”不但不懂得要有所节制,更不擅长认清自己的极限。由于他并未花时间去感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需求,他往往会做过头,等到自己承受不住了才停手。

他也很少向别人求助。为求完美,他宁可凡事自己来。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顽固者”往往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人。

你会发现,“顽固者”所感受到最大的不公平,是在面对自己的时候。

他很轻易指责自己;譬如说,买了一个自认不需要的东西,而要是此时,他所爱的人必须省吃俭用才买得起这个东西,他就必须说服自己相信,购买这个东西是他应得的。不然,他就会怪自己不公平。

◎戴着“顽固者”伪装面具的人很少生病。况且,就算他哪里疼痛,也要等情况恶化了,他才开始有所察觉。

他对自己的身体很严苛。不论是大号或小号,当身体需要排解时,他是最后知后觉的人。

他是最能憋的人。

等到他有感觉的时候,通常是身体已忍不下去了。

他们有可能撞到、碰到、弄了好大一块瘀青,却浑然不觉。假如他在碰撞时稍微感受到疼痛,他的控制机制便会立即启动,让他非常有能耐压抑疼痛感。

你会发现,在有人被拷打逼供的电影里,或在谍报电影里,所挑选的演员总是具有“顽固者”型的生理特征。从“顽固者”的身体,很容易就能认出某人是警察。这些人也可能具有其他伤痛,不过,是他们“顽固者”的这个部分,促使他们选择了一个让他们以为自己能为这个地球上带来正义的职业。然而,假如某个警察或间谍似乎很喜欢展现自己的权势或力量,那就是他“控制者”的伪装,促使他选择了这个职业。

我发现,“顽固者”常常因为自己“从来不需要吃药或看医生”,而骄傲自豪不已。他们其中不少人甚至没有固定的看诊医师,而要是发生紧急状况,他们便不知该找谁。假如他们终于决定向别人求助,八成是他们已经忍很久,被逼到自己所能控制的极限了。

没有人能一辈子自我约束。我们在生理上、情感上和精神上都有自己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听到别人说某个“顽固者”:“我不明白他怎么会这样。他以前从来不生病,现在忽然问题一大堆。”“顽固者”无法再控制自己后,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形。

◎“顽固者”最常经历到的情绪是愤怒,尤其是对自己感到愤怒。

他愤怒时的第一反应是攻击别人,就算他生气的对象是自己也一样。其实,他气自己眼光不够准确,或譬如,没有采取正确的行动。

举例说明,某个“顽固者”借钱给朋友,但他明明知道这位朋友财务经常出状况。他答应借钱是因为朋友承诺两星期后会还钱,到时候朋友将有一笔钱进账,但朋友后来并未信守承诺。“顽固者”于是感到很愤怒,因为他怪自己看走眼了,怪自己又给了对方一次机会。他经常想给别人机会,他认为自己这样比较公平。假如他非常顽固,甚至很有可能不愿正视自己的愤怒,还试着藉由原谅对方来打圆场。

假如借钱的人是个“控制者”,相同的场景可能会唤起背叛的伤痛。但“控制者”并不会像“顽固者”那样责怪自己。他比较会责怪朋友,毕竟他那么信任朋友,朋友却没信守承诺也没还钱。

◎“顽固者”也是各种性格类型中,最不擅长被爱和展现自己的爱的人。

他往往事后才想到自己想要说什么,或自己想对所爱的人有什么关爱的表现。他常常告诫自己,下次见面时一定要记得,但机会出现时,他又忘记了。所以他常被当成冷漠无情的人。这样的行为举止,使他对别人不公平,尤其是对自己不公平,因为他害自己无法表达内心真正的感受。

“顽固者”由于非常敏感,不太愿意在心理上让别人触碰。要是太害怕被别人触碰或接受别人的情感,有可能引起皮肤问题。的确,皮肤是一种触觉器官,能帮助我们触碰别人和被别人触碰。因此如果皮肤状况不佳,会令别人退避三舍。有皮肤问题的人,最容易因为别人可能对他产生的看法或想法,而感到羞愧。

这种害怕被别人触碰的恐惧,可以从“顽固者”身体外表上的封闭迹象看出。手臂紧贴著身体,尤其是从手肘到肩膀的这一段紧贴著身体,还有紧握的双手,乃至于互相紧贴的双腿,都是封闭的迹象。@

摘自 《五种伤,五种假面》 究竟出版社 提供

责任编辑:颜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