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7日电)立法院交通委员会今天审查高铁财务改革方案;不过,朝野立委都不支持,有立委认为方案夸大,有立委认为无正当性与急迫性。
民进党立法委员叶宜津说,目前高铁的兴建经费是新台币4800亿元,但高财改案估算延长特许期40年,资本支出却高达5500亿元,比新建1条高铁还高,是夸大成本,隐藏利益。
交通部长叶匡时解释,延长特许期40年,加上高铁仍有19年营运期,未来59年高铁还要购买47组列车,就要1500多亿元,另外机电系统要替换2至3次,也要2000亿元到3000亿元。
叶匡时认为,数字不是重点,未来如何监控高铁,是否有超额盈余,并回归人民共享才重要。
叶宜津认为,高铁特许期延长40年,利益最保守估计有5000亿元至8000亿元,她无法同意随便就送给高铁公司,这关系到下一代正义。
叶匡时认为,高铁财改问题不解决,才是真正把问题留给下一代。
民进党立委李昆泽质疑,高铁延长特许期后,未来新财团股东仍是未知数,他认为就由政府接管,让外界检视新的经营者,且高铁票价不应与高铁危机绑在一起。
叶匡时澄清,依据高铁财改案,未来由泛公股主导,让高铁成为准国营事业,没有图利财团问题。
民进党立委管碧玲说,交通部的财改案是黑箱作业,因为财改案让五大原始股东持股仍达22%,未来增资的泛公股银行团中,有些银行公股比率才20%,如何相信未图利财团。
国民党立委林国正说,高铁有破产之虞,但无立即危机,所以高铁财改并无急迫性,且依据财改案,未来五大原始股东、新股东都可能获利,但未考虑消费者的利益。
林国正说,去年高铁票价涨9.48%,而依财改案,将来票价却只降6.13%,他无法同意。
国民党立委李鸿钧表示,高铁最大错误就是采取BOT,但错误已形成,事实上若无政府公权力介入,高铁动不了,未来无论如何,高铁不能再让民间主导,否则问题还会再发生。
但李鸿钧也认为,高铁财改案不必太急,虽然交通部说,高铁面临特别股股东追讨股本与股息官司急迫性,但未来还可提三审,高铁破产只是账目破产,高铁还是营运,交通部也应让原始五股东了解,不是一定要延长特许期来救高铁。
国民党立委罗淑蕾虽认同减资及延长特许期的财改案,但坚持要先踢出五大股东,且财改案与降票价是两码事,即使财改案未过关,也应降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