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4年09月04日讯】“藏家特辑”,专为喜爱中华文物的收藏家所开设由台湾藏家提供多件珍稀中华文物,专文介绍赏析中华文物精致艺术之美。专栏刊登期间,若有海内外藏家有意收藏刊登古物,所获金额将成立基金,专款筹设台湾民间藏品博物馆文化园区,集台湾藏家的力量,为中华文物交流传承尽棉薄之力。
清乾隆磁胎洋彩黄地镂空锦上添花转心瓶(官窑)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高47cm)
赏析:
“转心瓶”又称为“旋转瓶”,流行于清乾隆时期。它由外瓶、旋转瓶、上盖分别烧造而成。在全部部件烧造成功后组成样品,待纹饰、色彩、样式全部获皇帝首肯后才正式烧造;由于工艺复杂、要求高、成品率极低,本品“清乾隆磁胎洋彩黄地镂空锦上添花转心瓶”新颖别致,工艺高超、镂雕、锦上添花、彩绘等工艺技法相结合,更使得此件藏品极为罕见。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意气风发,充满自信,文治武功与艺术创作,皆极思有所作为,在他的鞭策下,督陶官唐英(公元1682-1756)每年春秋两季,亲自前往江西景德镇监造御用瓷器,为了博得君心,他不断推陈布新、研究新技法,绞尽脑汁设计新样式,烧制出一批被誉为“鬼斧神工”奇巧的镂空转心瓶供皇帝观赏,存世十分稀少。
御窑厂曾经先后烧造数件可以旋转的瓷瓶,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标案文献记有:乾隆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八年及二十二年,御窑厂曾经先后烧造数件心思技艺均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转心瓶工艺复杂,烧造难度极大,不仅要求内外瓶的设计尺寸要适度,同时瓶体各部分若有毫厘之差就会前功尽弃,它的制作充分体现出其精湛的工艺水准,是清三朝珐琅彩系瓷器具有代表性的一件国宝级珍品。唐英又开创“锦上添花”剔刻技法,将洋彩的华贵绚丽臻于极致。
本品主体纹饰又饰以乾隆皇帝最喜爱的锦上添花纹饰更显珍贵,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为宫廷陈设摆件。◇
请洽:0915-221-661 吴小姐
责任编辑:简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