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4年09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文敏台湾苗栗报导)苗栗县辅导养殖大闸蟹迈入第3年,目前生产的大闸蟹还没熟成,预计10月初上市,市面出现疑似来路不明的大闸蟹扰乱市场,甚至有冒名产品恐是廉价陆蟹混充。15日上午苗栗县府呼吁消费者,要认明“防伪蟹环”及“产地标章LOGO”,才是品质及健康的保证。
苗栗县今年大闸蟹共有113户农户投入养殖,养殖面积达到55公顷,约80万只,目前正进入熟成阶段,蟹农们为让消费者吃到蟹黄饱满、蟹肉鲜美的大闸蟹,估计10月1日起可供应母蟹,10月15日之后公蟹开始出货。
刘政鸿指出,“苗栗优质大闸蟹”已成功打响名号,不过市面已经出现来路不明的产品混充冒名贩售,恐是走私来台的廉价陆蟹;提醒消费者要认明苗县府严格控管并符合“从大陆合法出口并取得官方检验及检疫证明”,“使用大闸蟹专用饲料”,上市前还必须经过“64项药物残留检测”,“每只要100公克以上”,“24小时产地宅配”,才可配戴由苗县府核发之“防伪蟹环”及“产地标章LOGO”。
苗栗县大闸蟹养殖发展协会理事长范贤达指出,近日市场上有出现以“正宗苗栗大闸蟹”冒充苗栗优质大闸蟹,并且以低价抢市,除混淆市场行情,更造成蟹农损失与不安,因此所有养殖户一起站出来捍卫。
范贤达表示,苗栗优质大闸蟹依据重量核发有绿色标章(2.6~3.5两)、银色标章(3.6~5两)、金色标章(5.1两以上),每只都具备了“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条件,品质媲美大陆阳澄蟹,他希望饕客们再耐心稍等几天,待10月1日正式上市,就可以品尝到真正美味的苗栗优质大闸蟹。
责任编辑: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