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4年07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中华民国盛大庆祝“七·七”抗战七十七周年纪念日,总统马英九7日出席“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特展”开幕致词提到:“在对日抗战的过程中,国军将士用命,浴血苦战,不仅在中国战场上阻挡日军进攻,对珍珠港事变后的太平洋战争亦发挥极大的牵制作用,美国当时即表示若无先总统蒋公领导的国军积极抗战,绝不投降与妥协,牵制大量日本的陆军与空军投入太平洋战争,日本恐将更快攻陷澳洲等地。”
台湾民间企业中国航运集团亦举办“中、美同盟抗战岁月─美国国家档案馆影像暨文物特展”,呈现77年前,日本军阀点燃了侵略中国的战火,当时欧美各国在现实利益考量下,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当时中华民国的武器装备极度落后日本,但全民团结在蒋委员长中正领导之下,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以抗战到底的决心,惨重的牺牲,阻挡了日军的攻势,粉碎“三月亡华”的美梦,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华民国不但光复了失土,解除百年来不平等条约的桎梏,国家在二战后也成为世界五强之一。
台北中山堂展出“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特展”
中华民国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在台北中山堂展出“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特展”,马英九致词说,对日抗战系中华民国御侮战争史上战役最长、战区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及牺牲最大的战役,总计牺牲300余万国军官兵及2,000余万平民,日本方面则计有212万官兵及100万平民伤亡;对中华民国而言,实为一场艰苦、惨烈且残酷的战争。
马英九说,民国32(1943)年1月11日中国与英国、美国重新签订平等新约,废除所有的不平等条约,同时晋身世界四强;战争结束后,不仅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更成功光复台湾。而中华民国政府也于抗战胜利后,在台湾推动许多无法在大陆实行的政治、经济与宪政措施,为中华民族开启了历史新页。
马英九在开幕记者会上,致赠纪念奖章给曾经血战沙场的将士老兵以及以热血生命化作守护民族之魂的抗战将士的后代家属,受奖代表有“七·七”事变驻守卢沟桥,开八年抗战第一枪的抗日名将吉星文将军之子吉民立、空军战神高志航将军之子高耀汉及高龄已90岁的3位老兵,包括卢沟桥参战者王柏性、松沪会战参战者戴新民、青年军潘长发,以及台湾雾峰林家林祖密之孙林光辉、台湾民主国丘逢甲后人邱秀芷、莫那鲁道的曾孙张进昌(莫那拔挽)、台湾义勇队将领李友邦将军之子李力群及抗日文学家吕赫若之子吕芳雄等人。
“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特展”展期即日起至8月31日止。展览分为“中国抗战”及“台湾抗日”两大主题,“中国抗战”展间依抗战时间序与历史场景,描绘出重要抗战的事件与战役,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当年中华民国在蒋委员长发表抗战宣言“…地无分东西南北,年无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后,国军在他坚持抗战到底,铁一般的意志领导下,终赢得抗战胜利。
“台湾抗日”亦是血泪斑斑的历史刻痕,从甲午战败割让后,台湾仕绅发起“台湾民主国”掀起武装抗日阶段,到蒋渭水“同胞须团结,团结真有力”的口号,透过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的非武装抗日阶段,再到卢沟桥事变后台湾青年志愿到大陆参与抗战的历史。展场同时展出由艺术家罗杰创作的“民族之盾”,上面并鑴刻有抗战将士名录,以此感念先贤先烈的牺牲奉献。
展场展品中特别的有林光辉提供卢沟桥复制石狮一对,台湾抗日使用的火药枪与火药罐、铅弹;方守仁提供了日军自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及“七·七”事变的4枚珍贵纪念章,证明日本帝国发动侵略中国早有规划的阴谋昭然若揭;并透过陈大宇的彤弓(射日图)奖章与雄赳奖章(老鹰抓日图),彰显出对日抗战的决心与必胜的契机,此外还有原住民抗日的佩刀、弓箭等等,从这些文物所诉说的故事,不难窥出先烈所处时代进行“中国抗战”、“台湾抗日”的艰苦情景与精神。
“中、美同盟抗战岁月─美国国家档案馆影像暨文物特展”
“中、美同盟抗战岁月─美国国家档案馆影像暨文物特展”,即日起至年底在中国航运大楼展出,内容着重在中、美两国同盟作战的历史,内容有珍贵文书与文物,难得一见。中、美正式同盟始于民国30(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英、苏四国同盟成立,美国政府派遣陆军和空军来华,展开了一段中、美同盟抗战,共同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可歌可泣的岁月。
本次展出内容包括抗战时期“蒋夫人访美”、“开罗会议与中华民国之崛起”、“飞虎队”、“中缅印边界的战火”、“胜利的荣耀”等主题。文物方面展出飞虎队军礼服和飞行夹克、纪念银饰和征章、抗战时期各军种证明文书,以及日本侵华期间的各种侵略文物和文书。
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吕芳上在6日记者会致词表示,最近英国学者密特(Rana Mitter)发表的新书“被遗忘的盟友”,内容对过去西方研究中国抗战做出纠正,他很高兴西方学者开始对历史有公平的看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同盟国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舰上举行受降典礼,第2天,中美英三国宣布9月3日为二战胜利纪念日,9月9日南京中央军校举行中国战区受降典礼,日本所呈递的降书,由何应钦上将代表接受。(世界大同文创)
吕芳上也表示,国史馆计划明年出版“抗战史新编”、“蒋中正先生年谱”,以及陈诚、胡宗南与吉星文将军等人的日记,希望藉公开抗战史料,让史学界公平对待中华民国在二战中的贡献。
此外,为纪念“七·七”抗战77周年,由社团法人全球华人纪念抗日协会、台北市感恩协进会等主办的第二届“国旗歌、抗战歌曲暨台湾日据歌谣合唱(创作)比赛”,6日在台北市国军文艺活动中心举行,在合唱比赛开始前,主办单位举办纪念仪式,向到场的抗战老兵致敬、献花。主办单位表示,没有抗战胜利,台湾就无法光复!没有台湾光复,就没有现在的和平自由。我们要和平,更要宣扬台湾抗日历史文化与精神。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