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胭脂巷口故人来》的一些改动

作者﹕麦砚同
font print 人气: 626
【字号】    
   标签: tags:

唐涤生的《胭脂巷口故人来》除了在戏台上演出的舞台版外,还有一个电影版本,由任剑辉、白雪仙、林家声等主演,改名《琵琶巷口故人来》。两个版本的故事骨干是一样的,分别只在于舞台版中,文敏被逼离家后,恳求桐轩莫上京应试,因“有师在,弟子难出头”,桐轩赠他盘川(盘缠)即只身离去;电影版中,桐轩则认为“弟子功名师有责”,同赴秋闱,其后,二人投宿寺院,桐轩染病加上盘缠不足,自愿放弃应试,把余钱赠予文敏,“让舅功名把姓埋”。

改动似乎甚微,然而,如此一改,沈桐轩的性格却更显圆满,剧情也发展得更合理。

按原剧本,文敏向桐轩陈情,桐轩才放弃功名离去。文敏是主动者,桐轩则处于一个被动的地置,当然,玉兰对桐轩有知遇之恩,更有托付终身之约,桐轩不忍见她家庭破碎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文敏一番游说后,被感动才留书出走,很难判定他是否出于甘心乐意,或者说很难判定甘心与报恩,孰轻孰重。

何况古代士人十分看重科举,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举成名。玉兰对他纵有恩有爱,身为读书人,对前程种种不能绝无考虑,要一时之间为爱舍却前程有一定难度。这个心理转折本来就有一点复杂,落到大老倌手上,定然有一番身段与排场要演,才能把那种内心争扎表现出来,说服观众为何要作此决定。落到平庸的演员手上,或许还可依样画葫芦地来几下身段,一些水平不足或懒慢的演员干脆一句“好,我放弃罢”了事,徒教观众看来突兀。

至于电影版的改动有独到之处。桐轩与文敏同赴秋闱,表明了他对功名的追求,合于情理。因此,到后来桐轩患病,现实与理想要二选其一时,更觉左右为难,观众看了难免替他叹息。再者,由桐轩携文敏上京,到在寺庙中重病赠银,皆由桐轩主导,由争取到放弃,性格有起有落,不断完整。

另外,桐轩因患病触起他放弃应试的念头,“何况有限盘川,难够两人分派”,明知盘川不足,仍然悉数给了文敏,他将身无分文,成为乞丐是可以预见的,进一步想,无银两又怎治病呢?显得桐轩更伟大,牺牲自己成就他人,“报恩唯把人情卖,我让你状元及第,他日你白马游街”。

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大多粗制赶造,常被讥为“七日鲜”,可是也不能盖而论之,看《琵琶巷口故人来》,导演显然有参详过剧本,也改动过剧本,虽然改动很小,可差之毫厘,戏味就出来了,日后粤剧团若演出该剧也不妨参考一下。

责任编辑:周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六年前,根据三位粤剧界前辈任剑辉、白雪仙及著名编剧唐涤生的奇缘改编的舞台剧《剑雪浮生》上演时,由于“影迷公主”陈宝珠息影多年后的复出,《剑》剧曾一度引起哄动,在剧界传为佳话。
  • 《再世红梅记》改编自明周朝俊三十四出传奇剧本《红梅记》,《红梅记》描写书生裴禹先遇李慧娘,后遇卢昭容,最后与昭容结成夫妻的故事。原著里两个女子并不相关,唐涤生则把她们牵连起来,甚至套用借尸还魂使她们合二为一。如此改编令人叫绝,然而每观该剧,难免会替那个最后献出身体的昭容鸣不平,唐涤生或太喜欢李慧娘,为了成全她与裴禹,不惜丑化、委屈了昭容。
  • 被称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皮影戏的表演者之一,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将中国濒临式微的传统皮影戏在美国发扬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宫演出。然而在她弥留之际,红门剧社的风光已不如从前,她没有后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戏遗产何去何从?
  • 1923年,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到北京探望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姨妈时,被中国古老艺术——皮影戏深深吸引。这位美国女孩终身未嫁,用尽一生的心血投入到皮影戏的创作、演出中,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甚至在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受邀赴白宫演出。
  • 1966年,一群“破四旧”的红卫兵来到法门寺,先是捣毁了佛殿内的铜像,又试图挖开真身宝塔。住持良卿法师上前喝阻,被打得头破血流。法师随后披全身浇满煤油,在宝塔前自焚。
  • 《可爱的牧羊女》展现了莫扎特在音乐创作各方面崭露头角的才华。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歌剧样式,加入通俗的曲调,同时表现出对音乐风格及其语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风格和古典风格的交汇点上谱写了一部作品,开创了一种新类型歌剧──后来成为18世纪古典主义风格,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 就像学习西方经典一样,东方的传统戏曲也值得我们认识。“你会唱一段昆曲,你就懂得欣赏《游园惊梦》,你会唱一段《苏三起解》你就会爱上《四郎探母》。”陈金次说:“我们从小不让小朋友喝茶,他长大后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传统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学法国的简秀珍体悟到,法国的艺术当然很棒,大家随口就可以说出莫内、梵谷……这些艺术大师,然而,这些所谓的“大师”能够广为人知,是因为有非常多人在帮他们写诠释、写介绍,人们才知道怎么去欣赏,知道他们好在哪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