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中奖 - 体育

聪明妈妈才知道的唠叨的技巧(八)

对男孩要“简单说明”,对女孩则“别把话完全说白”(上)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你为什么就是不如你哥哥?”
“姊姊都能自己做好,你为什么做不到?”

如果用这种方式对孩子唠叨,一定不会有效果。把弟妹和哥哥姐姐作比较,就好像对兔子说“你为什么不像金鱼那样会游泳”一样,因为男性和女性,无论年纪大小,二者的本性皆有很大的差异。

男女的脑部结构不同,男性掌管理论的左脑较发达;反之,女性掌管情感的右脑较为发达。那么孩子呢?男孩的右脑发育比较慢,语言能力发展较迟缓,女孩的左右脑同时发育,因此女孩的成长常常会比男孩还要快速。长大成人后,女性的左右脑可以同时活动,能够同时做两件事以上;而男性一次只能使用一侧的脑部,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例如,女性一面讲电话,还能一面看书了解内容;男性一次做两件事,就会讲错话,或是误解书的内容,两件事都无法专注。再加上男女的荷尔蒙分泌也有差别,男孩具有攻击性,女孩则具防御性;不仅在身体上有差异,就精神上而言,男孩和女孩也有许多差异。因此,接下来我就依据男女的特性,帮助大家了解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正确方式。

男孩的特质 父母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要碎碎念

1.喜爱充满紧张感的运动、游戏等,可以竞争的事物。
2.所有事情都想要迅速解决,而不是仔细思考。
3.具有阶级意识。
4.有强烈沉醉于某件事的倾向,做事时如果受到妨碍,就会有攻击的倾向。
5.因为外向的特性,喜欢在外面玩,也喜欢动作大和激烈的游戏。
6.对于视觉的资讯会有快速的反应。

我在这里特别仔细说明男孩的原因,是因为身为女性的妈妈和儿子的接触时间较长。男孩和妈妈们所认知的孩子特性有许多不同,因此也应该采取不同的唠叨方法。

男孩很善良、单纯、暴力,具有和流浪的狼类似的性向。“男人是狼”这句话绝不是口说无凭,男性就像狼一样重视阶级,在狼的世界当中,阶级低的狼会绝对服从阶级高的狼,男人的特性在这方面相当强烈。

因为这种特性,认为母亲的阶级比自己低的男孩,就会不听妈妈的话──这就是妈妈不能失去权威的原因。

在年轻的妈妈身上经常看到的行为之一,就是孩子不吃饭逃跑,妈妈拿着汤匙追在孩子后面拜托小孩“再吃一口好不好?”的模样。

这是母亲因为疼爱孩子所做的牺牲,可是,这样的行为虽然可以让孩子再多吃一口饭,却会降低妈妈的阶级。

如果妈妈经常对调皮的男孩做出这样的行为,拥有阶级意识的男孩,当然会觉得自己的阶级高于妈妈。换句话说,假如妈妈在孩子面前矮一截,就无法彻底的教育男孩。

因此,对男孩唠叨时,要强势明确地让儿子产生些许紧张感,他们就会无意识地接受对方的阶级比自己高。

唠叨的时候,绝对不要拐弯抹角的说,要单刀直入、直接切入重点。还有,因为阶级意识,男孩讨厌受到指使,因此唠叨时,不能用命令的语气。

此外,男孩还有一个特性,他们喜欢得到肯定,不喜欢被干涉。

当他们靠自己的力量达成目标时,会很有满足感;反之,当他们被干涉时,就会觉得自己的能力被轻看。尤其是热衷于某件事时,假如受到干涉,就会有攻击性的倾向。

─ ─摘自:《聪明妈妈才知道的“唠叨的技巧”》采实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许多父母总是把“唠叨”当成爱与关心的表现。从前述的例子来看,妈妈是为了孩子好,才说这些话;因为妈妈认为这就是自己对子女的爱与关心。
  • 假如说了那么多话,却完全没有教育效果,为什么父母每天还是要对子女唠叨好几次呢?
  • 大部分的父母对孩子都有错误的认知,常会将“孩子”看作相同的族群。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把孩子区分为幼童、小学生、国中生等族群,却给予相同的教育。孩子有成长阶段,和大人完全不同。
  • 儿童阶段、青春期?年龄不同时,该怎么“唠叨”?(中)
  • 这时期的孩子很难对付,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偏差行为,某些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开始变声,某些孩子依然具有小孩子的特征。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孩子此时已经正式进入青少年时期。
  • 和孩子们相处之后,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性格都很不一样。无数的孩子当中,找不到个性一模一样的孩子,因此,教育孩子真的非常困难。即使使用同样的唠叨方式,有些孩子不以为意,却也可能造成某些孩子心灵的创伤;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被称赞,却也有人会因为称赞而受伤。
  • 内向型孩子 有话好好说,孩子自然会敞开心扉......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