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排名 - 体育

聪明妈妈才知道的唠叨的技巧(三)

儿童阶段、青春期?年龄不同时,该怎么“唠叨”?(上)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作者: 崔英民, 朴美珍, 欧静文
译者:张琪惠

大部分的父母对孩子都有错误的认知,常会将“孩子”看作相同的族群。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把孩子区分为幼童、小学生、国中生等族群,却给予相同的教育。

孩子有成长阶段,和大人完全不同。举例来说,以成人为目标读者的小说,不管是是写给20岁的年轻读者,还是70岁的熟龄读者,作者都会采用相同的方式陈述。但是,专门为儿童写的童书,有以国小一年级为对象的,也有适合国小三年级孩子阅读的。换句话说,成人的脑部已经是成熟的状态,孩子的脑部却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即使只差1、2岁,也有很大的差异。

荷兰的发展心理学家艾普林‧科隆博士,区分孩子的年龄来进行脑部实验,当国小低年级的孩子受到称赞时,脑部会有很活跃的反应;而高年级的孩子被责骂时,脑部会有活跃的反应。

由此得知,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对于责骂与赞美,竟然会出现完全相反的脑部反应;因此,父母要采用符合成长阶段的教育,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下列简单介绍各个年龄孩子的特征,以及适合唠叨的方法。然而,有一件要注意的事。这里列出的各年龄特征,是以一般情况而言,并非“绝对”的特征。每个孩子的身体、精神成长的速度,均有极大的差距;举例来说,9岁的孩子可能会出现6∼7岁的特征,或是11∼12岁的特征,有较早熟的倾向。

因此,参考以下的特征及应对方法,可以帮助父母对孩子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也可以帮助各位更了解各年龄层的孩子。

稚龄期4岁
不须刻意纠正孩子,再大一点会自然改变

1.喜欢模仿大人,相当有行动力,爱调皮捣蛋。
2.已经记得1000个单字,耍脾气时经常使用“不要”这句话。
3.具有“万物有灵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有生命)的思考方式。
4.害怕和父母分开,体谅心和耐心都不足。

这是孩子很需要父母关心的时期,因此,就算孩子已经知道某件事,他们还是会不断发问,这不是因为想知道答案,而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因此,即使孩子不断询问“为什么?”、“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也请好好的回答。

孩子耍脾气时,经常会说“我不要”等否定的话,只要不顺自己的心,就会任性哭闹、伤父母的心。此时与其唠叨,还不如装作没看见;如果孩子发现没人在意,就会自动停止。

另外,这时期的孩子还会说谎,父母也常误会孩子。因为孩子此时期是采用“万物有灵论”来思考,也会自言自语,他们相信这样就像和真正的人说话一样,把这些事情告诉父母时,父母会认定他们在说谎。其实,只要了解孩子的这种特性,就会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的,因此父母不必唠叨、纠正孩子。

─ ─摘自:《聪明妈妈才知道的“唠叨的技巧”》采实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许多父母总是把“唠叨”当成爱与关心的表现。从前述的例子来看,妈妈是为了孩子好,才说这些话;因为妈妈认为这就是自己对子女的爱与关心。
  • 假如说了那么多话,却完全没有教育效果,为什么父母每天还是要对子女唠叨好几次呢?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 人们有时候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生气,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冲突。而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生气,往往会感觉很棘手。现在,有专家分享了有效的解决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气时说一句短语,他们马上会镇定下来,无论他们年龄多大都是如此。
  • 众所皆知,听古典音乐有益身心健康,坊间也有出售一些专门供孕妇播放给胎儿听的胎教音乐。最近墨西哥的一项研究发现,让胎儿听古典音乐可以让他们的心率变得很平稳,可能有助于他们的发育。
  • 孩子总是爱拖延?家长可用4C原则陪伴孩子去累积正向经验。
  • 在废弃的童子军营地抚养在家上学的孩子意味着永远没有干净的双手——因为他们要建造小木屋、树桩日晷,以及在小溪边钓鱼。
  • 英文谚语说:“笑是最好的良药。”但笑还有其他的好处。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种很好的育儿工具,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因此,有时候父母跟子女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错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