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行家】陈显章个展报导

个展报导
font print 人气: 88
【字号】    
   标签: tags: ,

枕石画坊特于周年庆展出-“陈显章水彩画个展”,此次展出的水彩作品,可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感悟及熟练圆融的绘画技巧。

陈显章三十余年来一直执著于艺术的追求,他生长于屏东农村,所以时常从台湾古厝、古庙建筑、民俗风情中寻找灵感,也细腻观察日常周遭的人事物,创作题材大多源于生活经验与自己特有的情感。


“画由心生”,内心若没有感动,就没有感人的绘画,唯有将感情移入与景物产生共鸣,才会创造出动人的作品。他的作品色调成熟沉稳,透过画笔自然流露出朴实亲切之美。在绘画的创作上需要不断的精进与探索,希望各位艺术界的先进、后辈不吝给于指教批评与支持鼓励,让他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继续努力不懈。


责任编辑:周道

(图文由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园林之美 系列一(莲池戏台)”作品一样以灵动的轮廓线条来钩勒再敷色,描写的是戏台建筑之美,只是在画纸上飞奔的手显然比前两件作品更快速频繁,期望凉亭楼宇的巧妙设计能在纸上成为赞歌供人缅怀。
  • 我喜欢描摹自然,常在平时的劳动者身上寻找题材,在平凡生活当中寻找神圣,在角落寻找永恒,这样的心思应来自故乡环境的教化,我从不把艺术当成沉重的十字架,而是当成一辈子的兴趣和生活的必需,如果说,生命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我更乐于献给这丰富我整个生命和灵魂的冒险活动。
  • 郭心漪水彩展—发现.感动 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动简单中的不简单。 平凡的事物,不平凡的角度。简单的景象,不简单的精神脉动。 静止与川流的池水,静态的摹写却又充满着生灵的气息,探索更深层的精神所在,尊崇自然的审美方式,进行心灵的对话,传递强烈的能量。 摘录自郭心漪水彩个展请柬文稿
  • 对谢老师的作品惊艳之余,乃毅然决然师事谢明锠老师及郑香龙老师。又因情有独钟于乡土题材,在努力研习水彩技法的同时,经常组团踏遍台湾乡野、中国大江南北的古老村庄及欧洲古镇,为的就是广蒐绘画题材,以为创作的素材及原动力。
  • 心动了,就会画了,就想表达出来了。 心是一切行动的泉源,起心动念,有了心情,便顺兴而为了。 每一个令我心动,快意挥洒的就是使我有所行动之种子。 过程是种子的萌芽成长,经过灌溉心力而成就创作,作品就是种子开花孕育出的结果。 对我而言,即是生命最大的回馈、成就与喜乐。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 德国的视觉艺术,相较其哲学文学音乐,是较少被德国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其它领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什么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意义。他将灵魂注入风景里,而风景里被照亮的空气是“灵体”,让每一幅画作充满个体性与内在连结
  • 马德里拥有世界上最[ascii]着[/ascii]名的博物馆之一——普拉多博物馆。而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画《宫娥》(Las Meninas)是其镇馆之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