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多有记载,越是掌握权力的人,如果将权力运用于阴谋、算计、暴戾、竞争、记仇、报复、好杀等事上,就会损德,且延至后代遭报应。
张良、陈平,都是汉高祖的谋臣,陈平曾说:“我惯使用阴谋,是道家的禁忌。我的后代就要灭绝了,是因为我多损阴德啊!”项羽也曾评价他“有才无德”。
陈平替刘邦策划的六项妙计奇策之一,就是让刘邦暗地里派人杀了义帝,却又把这罪名转嫁给项羽,而且还虚伪地要与各路诸侯联合讨伐项羽。项羽死后不服,告到了上帝那儿。
上帝认为,这件事必须要英布当面对质,才可判断曲直。英布是项羽手下的九江王。结果一对质,事实就清楚了,义帝果然是刘邦所杀,这样项羽才能申诉这项冤案。(见《子不语》)
惯用阴谋、算计,正如陈平自己所说,是道家禁忌。他自己也知道后代要灭绝了。果然陈平传爵到他的曾孙,便因有罪被废绝,和他说的一样。
但张良的为人,却不是陈平可以比拟的。然而张良的爵位,却只能传到儿子,他死后才十年,便被灭绝,后代也不再续封,遭到灾祸的时间比陈平还短,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淸代洪迈自己考察过,沛公刘邦,攻打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秦国守将想投降。张良说:“不如趁他守备松懈时进攻。”沛公听了张良的话,打败了秦兵。(如能纳降,则不用无辜杀人,不用损阴德,亦可取胜。)
又:项羽和汉王立约,平分天下,约成后项羽就带兵东去彭城了,刘邦也想回关中,张良说这是蓄养老虎自留后患,劝汉王回兵追项羽灭掉他。就这两件事,比诛杀降兵还厉害,所以张良他应当没有后代呀!(见洪迈《容斋随笔》)
可见,兵法中的兵不厌诈,在人世间是理,是一种计谋、策略;但在上天看来,就是做了损德的事,同样会遭到报应,祸及子孙。
其实,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就有一对领导人,是搞阴谋与不搞阴谋,及其后代遭报的现成的例子。
一个是最善于运用权力来搞阴谋,先是引蛇出洞的反右派运动,这场波及到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大型政治运动,在全中国抓出五十五万名“右派”分子。估计有40万到70万知识分子失去职位,并下放到农村或工厂中劳动改造。
另一阴谋是用所谓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目的在于以青年学生开路,利用民众力量来打倒政敌——刘少奇等人,为此不惜将整个国家搅个天翻地覆,不惜夺去千百万人的宝贵生命。虽然目的达到了,但其后代均遭报应。
而另一位是不擅搞阴谋的领导人,初期因《刘志丹》小说问题,遭诬陷,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残酷迫害,被审查、关押、监护前后长达16年之久,后来得到“平反”。
一九八七年中,当时的党总书记在所谓的组织生活会上,被一帮中共众元老围攻、逼宫,被辱骂3、4个小时,还归纳了“六大罪状”。但当时只有他一人仗义执言,斥责元老们用文革手段逼当时的党总书记下台是不正常的。
在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中,他又同情民主诉求、强烈反对出兵镇压学生;之后长期住在广东深圳。二零零二年逝世,享寿八十八岁。
由于他在政治上从来不参与迫害人,表现得毫无心机,没有搞过什么阴谋,他的后代得到好报,他的一个儿子成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