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醇:张籍〈野老歌〉

民间疾苦成就诗坛健将,世上疮痍化为笔底波涛
font print 人气: 159
【字号】    
   标签: tags:

作者:于学谦

    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健将之一,“风雅比兴外,未尝着空文。”(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句)。其乐府诗之精神,与元稹、白居易相通,而具体手法,略有差异。白居易的讽谕诗,往往“意激而言质”,篇幅亦长,故不免有尽、露之疵累。而张籍的乐府,如这首〈野老歌〉(诗题一作〈山农词〉)作法则迥异。

诗共八句,很短,但韵脚屡换。诗意可按韵的转换,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开门见山,写山农终年辛劳而不得食:“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山”字两见,强调这是一位山农。山地贫瘠,广种薄收,“三四亩”收成不会很多。而深山为农,本有贫困而思逃租之意。但安史乱后的唐王朝,处在多事之秋,财政困难,官府剥削,无孔不入。“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句)。“苗疏”意味收成少,收成少而“税多”,必然产生劳动者“不得食”的不合理现象。如仅仅写到粮食“输入官仓”那样一种司空见惯的事实为止,深度还不够,而“化为土”三字的写出,这才揭示出一种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笔力健动,入木三分。一方面是老农终年做牛马,使土地长出粮食;一方面是官家不劳而获,且轻易把粮食“化为土”。这实际上构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关系。妙在不但表现出老农被剥夺的痛苦,而且表现出他眼见心血被践踏的痛心。所以,虽然只道事实,语极平易,读来却至为沉痛,字字饱含血泪。

诗的五、六句:写老农迫于生计,不得不采野果充饥,仍是直陈其事:“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可是,这是多么发人深思的事实:辛苦一年到头,赢得的是“空室”,一无所有,真叫人“何以卒岁”!冬来农闲,辛苦一年的农具,可以傍墙休息,可辛苦一年的人,却不得休息。粮食难收,却“收橡实”。这两句内涵,尚未尽于此,“呼儿登山”四字,又暗示出老农衰老羸弱,不得不叫儿子一齐出动,上山采野果。橡实乃橡树子,状似栗,可以充饥。写“呼儿登山收橡实”,又确有山居生活气息,使人想到杜甫“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深谷里”(〈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的名句,没有生活体验或对生活的深入观察,难以写出。

老农之事,叙犹未已。结尾两句:却旁骛一笔,牵入一“西江贾客”。桂、黔、郁三江之水,在广西苍梧县合流,东流为西江,亦称上江。“西江贾客”当指广西做珠宝生意的商人,故诗中言“珠百斛”。其地其人,与山农野老似全不相干,诗中又没有叙写的语言相联络,显得诗的跳跃性极强。然而,一边是老小登山,攀摘野果,极度贫困;一边是“船中养犬长食肉”,极度奢靡,又构成一种鲜明对比。人不如狗,又揭示出一种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豢养于船中的狗,与猎犬、家犬不同,纯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这形象本身,也能引起意味深长的联想。作者〈估客乐〉一诗结尾“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手法与此略同,但有议论抒情成分,而此诗,连这等字面也没有,因而更见含蓄。

全诗似乎只摆一摆事实,就不了了之,像一个没有说完的故事,与“卒章显其志”的作法,完全相反;但读来发人深思,诗人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揭露现实极其深刻。其主要的手法,就在于运用形象的对比。诗中两次对比,前者较隐,后者较显,运用赋予变化。人物选择为一老者。尤见贪官剥削之残酷,及世道之不合理,也愈有典型性。篇幅不长而韵脚屡换,给人活泼圆转的印象;至于语言平易近人,又颇有白居易诗的好处,令人读来,如珠玉般的圆润爽口。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纪元1127年(南宋高宗建炎元年)秋的一天,南宋京城一片悲凄凄惨,人民嘤嘤饮泣,“识与不识,皆流涕”,哀悼刚刚被昏君奸臣斩首的抗金志士、爱国太学生陈东。
  • 杜荀鹤的这首诗,通过叙写两次经过胡城县的所见所闻,揭露当时官吏作威作福、欺压人民,反而得到升赏的不合理现实。
  •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煞黄金屋里人!
  •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 夏诗醇:报国勇进,勿忘教训!
  •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 重阳登高,踏秋祈福,本是古人一桩赏心乐事。然而在唐朝大历二年(767年)的夔州(今属重庆奉节),一位霜鬓华发的病弱文人独上高台,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色:耳畔疾风猎猎、猿声悠悠,眼前落叶萧萧、江水滚滚。
  • 三国时期有一位“丑妻”,颇为聪慧,即曹魏大臣许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图》。(公有领域)
    元稹悼亡韦氏诗,通首说得哀惨,所谓贫贱夫妻也。“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言其妇德;“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贫。俸钱十万,仅为营奠营斋,真可哭杀。
  • 《人日》一诗,通过写景,表达了冬去春来,万物生机勃发的景象。面对雪霁后的晴天,又恰逢“人日”,所以常人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修行之人不可能像常人那样兴高采烈,而是用“闲吟旷士怀”来抒发自己的襟怀。
  • 皮日休的这首《馆娃宫怀古》,前三联都是描写馆娃宫遗迹的荒凉景象,尾联则是表达了对吴王夫差因女色而灭国感到不值。同时,皮日休对越王勾践利用美色打败吴国的事情也颇有微词,他在《馆娃宫怀古五绝(其一)》诗中写道:“越王大有堪羞处,祇把西施赚得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