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报导

美迪奇家族的宝藏(4)

作者:史多华
font print 人气: 68
【字号】    
   标签: tags:

异国珍奇

虽然身处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美迪奇家族并没有参与到航海探险或殖民的行动中,然而他们仍然渴望收藏来自海外的异国珍宝。从15世纪开始,美迪奇就收到过埃及苏丹赠送的礼物── 一件相当珍贵的餐具,促使“伟大的罗伦左”到威尼斯采购各种配件以求完整;罗伦左甚至在达伽玛发现好望角之前就对中国的瓷器十分感兴趣。

一个世纪后的托斯坎纳大公科西莫一世对亚洲的自然奇景非常着迷,他特地委托了法兰德斯的金匠去精心制作一个金属托座来展示一个高贵而典雅的印度洋鹦鹉螺,上面雕琢着中国样式的植物、人物等文饰。

随着对世界的版图逐渐扩张,各种材质物种也更丰富多样。在1486年发现了奈及利亚之后,葡萄牙的商人从非洲的贝南王国(Benin)进口象牙制品,科西莫大公因而收购了许多的象牙调羹饰品。这些非洲雕刻风格的象牙调羹极为稀有,全世界只有48件;它们被大公夫人爱莲诺拉小心翼翼地收藏在珠贝盒中。

新大陆的文物也同样的进入了美迪奇家族的收藏之中,例如安第列斯群岛的泰诺印第安人的奇异器物和一件来自巴西的非比寻常的羽毛大衣。法兰西斯大公的私生子安东尼‧美迪奇也对哥伦布前的美洲大陆感到兴趣,他得到一个玉制面具,据说来自于神秘的迪奥狄华肯(teotihuacan,墨西哥古代人口众多的大城),也就是阿兹特克人所认为的“众神之城”。

彩石拼贴与彩绘

自老科西莫以来,美迪奇家族对于各色硬石材就情有独钟,十分偏爱,甚至下令禁止将这些石材出口到托斯坎以外的地方。1588年斐迪南一世成立了专为家族服务的“大公工作坊”(les ateliers Grand-Ducaux),这个成就斐然的手工业工厂的荣耀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并以逼真的视觉效果著称。

在1590年为洛林的克莉丝汀与斐迪南一世的婚礼制作的一个徽章,就是用彩石拼花而成的精美之作。这些挑选过的彩色硬石会根据图案所需的大小、形状和颜色被裁切,然后毫厘不差地在白色大理石底板上紧密镶接。这个两侧搭配缠绕缎带羊角的徽章,象征两家势力的结合﹕左边是美迪奇徽章——五粒半球(象征钱币或药丸)和一个置顶的饰有三朵金百合的青色半球(这个法国王室的标志,是在“痛风者皮也洛”时期法王路易十一为表彰美迪奇的贡献而特别授权使用的);右边是代表克莉丝汀家世的四个王国和四个公国标志的盾牌。)

一件装饰在“王子礼拜堂”主祭坛上的豪华彩石镶嵌画,并未采用大公工作坊最负盛名的花果、鸟禽题材,而是呈现了一片结构非常的复杂的北欧式山水。画面中带着落日余晖的韵味,(如屋顶上微弱金褐色的夕照),很像是从艾曼纽‧特德斯柯(Emanuele Tedesco)1611年的素描作品中得到灵感。当然作品也必须归功于与鲁道夫二世的布拉格工作坊的合作,和这个时期来到佛罗伦斯的德国细木工。

到了十七世纪,拿波里塔诺(Napoletano)在先前的经验和基础上更进一步,改进了石材工艺,并为柯西莫二世制作了一个神话题材的油画作品,绘制于风景图案的拼接石材上。这福从阿里欧斯特诗歌取材的作品《罗杰解救安洁莉珂》,其诗意近乎超现实风格,效果令人称奇。

王子(注)宫殿

科西莫一世由公爵晋升为大公之前,在1555年放弃了由米开罗佐所建的家族宅邸(Palazzo via Larga),搬迁至领主广场的旧宫(Palazzo Vecchio)居住。从此,旧宫便成为了政府的所在地,也是王子官邸。1565年瓦萨利建造了一条走廊,将旧宫和碧堤宫连接起来。他们的继承人斐迪南一世,为他的大工作坊向版画家加伏利(Gaffuri)和金匠比利维(Bylivelt)订做了一幅结合马赛克和彩石金线镶嵌的珍贵装饰画,底色以青金石、红髓石和鸡血石来烘托美迪奇家族的荣耀,画面呈现的是以科西莫一世骑马像为中心的领主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左边是政权所在的旧宫;右边远景是佣兵凉廊(Loggia dei Lanzi)其间的雕刻作品(包括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从近到远顺序陈列,凉廊内的雕刻也依稀可辨。前景由姜波隆纳塑造的柯西莫一世青铜制雕像,在此贴以金箔,显得尤为突出。

《由碧堤宫眺望波波丽花园》,是献给斐迪南一世的十四幅乡村别墅系列画作的其中之一,着重表现的是波波丽花园的奇幻美景。这个花园最初是由意大利式庭园的创始者尼可洛.提波罗(Niccolo Tribolo)所设计,在他死后由阿曼纳提(Ammanati)和布翁达伦提(Bernardo Buontalenti)接手合作完成。这个花园位于碧堤宫的后方,中央的草地,被一大片逐渐隆起的绿色树林坡地被所围绕,整体绿地围绕着中央具有剧场、看台性质的草地,这是为节庆和各种竞技活动而设计的。庞大的树林绿地被规律地切割成许多方形的区块,间隙遂成为幽雅的林间小径。花园角落散布着石窟与喷泉,米开朗基罗的四座未完成的奴隶雕像就曾经收藏于花园的石窟造景中。(待续)@*

(注):Prince 王子,也是公爵、大公的称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迪奇,这个与佛罗伦斯的历史紧密交织、对意大利甚至欧洲命运举足轻重、并深入参与西方艺术发展的家族,在欧洲历史上前后维持了三个世纪的辉煌。祖先来自于佛罗伦斯东北的马杰罗地区,以银行和商业起家,最后发展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艺术赞助者。从2010九月到2011一月底,巴黎的马约尔博物馆(Musée Maillol)汇集了150件美迪奇家族收藏的著名艺术文物和宝藏,从绘画,雕塑,古董,装饰艺术,到科学,诗歌,音乐,植物学以及书信和手稿等等,见证了当年佛罗伦斯权贵的高雅品味及涉猎的广泛,也为后世保存了珍贵的艺术资产和历史文献。
  • 美迪奇家族几个世代的收藏,提供了一个十五到十八世纪独一无二的艺术总览,种类包括绘画、古董、石雕、异国物品、雕刻、手饰甚至科学仪器:足以使美迪奇家族‘在记忆中永恒存在…’。
  • 和其它的古董一样,珍贵石材的花瓶也是美迪奇家族自始的收藏品,老科西莫的儿子“痛风者皮也洛”于1465年从威尼斯获得了一件华贵的红色石瓶,是整块红髓石琢磨雕刻成的。到了1492年—“伟大罗伦佐”逝世那一年,红石瓶价值已高达600弗洛林金币。1494年美迪奇家族被逐出佛罗伦斯的时候,这件珍贵花瓶一度遗失,后来又被教宗克里门七世买回。花瓶上刻的罗伦佐名字的几个金色字母,后来也出现在米开朗基罗为圣罗伦佐教堂设计的圣物讲坛上。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 德国的视觉艺术,相较其哲学文学音乐,是较少被德国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其它领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什么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意义。他将灵魂注入风景里,而风景里被照亮的空气是“灵体”,让每一幅画作充满个体性与内在连结
  • 马德里拥有世界上最[ascii]着[/ascii]名的博物馆之一——普拉多博物馆。而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画《宫娥》(Las Meninas)是其镇馆之宝。
  • 斯皮诺拉对敌军的武艺充满敬佩,遂允许荷兰军队如阅兵游行一般地撤出布雷达——他们手持武器,鼓声震天,旗帜飘扬;他也严禁部下对败军幸灾乐祸。当尤斯蒂努斯以传统方式向他走来示降时,斯皮诺拉下马与他平等相见。两人一见面,斯皮诺拉便对这位荷兰指挥官及其部队大加赞赏。
  • 在16、17和18世纪,职业女画家非常稀少,更不用说取得成功的了。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朱迪斯‧莱斯特(Judith Leyster)和阿黛拉依德‧拉比耶-吉娅尔(Adélaïde Labille-Guiard)三位画家都创作了多幅自画像,其中包括突显其职业的版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