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3年06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容耕台北报导)陶艺家沈昆川天目陶艺展2日下午举行开幕茶会,陶艺家范振金、陈木泉、陈国光等人对沈昆川作品的“天目釉”,釉彩变化,独到的研发成果,给与高度肯定,也表示沈昆川创作有其绝妙之处。沈昆川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与作品对话,告诉每一件作品,它都是好的作品,同时体认到作品会说话,尤其是在看到作品表现后的感受。
台大医学院教授吴宽墩亲自到展场参观也收藏了几件作品,他说作品如其人,一点也不错,沈昆川是个好人,因而会有好作品,让作品展现丰富的变化,不管“油滴天目”、“兔毫天目”、“玳瑁天目”等都有其独到的特点值得观赏。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吴毓莹在会场中参观了沈昆川的天目釉色变化,直呼真是神乎其技,沈昆川解说曜变天目多重的色彩变化与各种釉色的呈现,陶艺家范振金,陈木泉、陈国光也在会场中与作者进一步交流创作经验分享。
沈昆川表示,陶艺创作是一种挑战,在创作过程中不会有很执著的思想,要如何才能呈现最美的作品,他的观念里面,凡是你把每一件作品都当做最美的作品,每一件作品自然是最美的,这也是生活哲学,更是艺术家的艺术情怀,在这些年努力创作中,他真的是以创作工作室为家,不眠不休的工作,以研究学问的精神投入创作的挑战,这也是陶艺最吸引人的所在。
沈昆川说当然在许多艺术的领域里,会让人体会到其中的生活哲理不是大道理,而是出自于每个人内心世界对周遭社会的用心与关怀,这才是艺术的本质。他说天目之美,在其釉色变化其中最贵重者,为“曜变天目”。
这几年来他所潜心烧制研发的作品以天目为主,展出作品除了自我肯定外就是与与艺术界做交流。沈昆川早年毕业于艺专美工科,走入陶艺创作选择天目釉烧制,做为努力方向,在经历各种天目釉色的创作中而能有属于自己作品的特色,实在不易。
多年来醉心于宋代曜变天目釉的美与奇,每天埋首钻研各种天目釉的烧制方法,巧妙地运用氧化,使天目釉变得多彩多姿,开幕茶会由作品呈现天目之美外,作者本人亲自导览说明,更令参观民众洞悉艺术家创作过程的艰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