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现代散文

彩绘生活(88)蝴蝶贴画 时光回顾

前几天,上网去搜寻资料,无意看见一篇“蝴蝶贴画”的特展报导,叙述1960至1970年间台湾早期,自然生态产业发达,大量的蝴蝶资源发展出“蝴蝶贴画”,外销至欧美各地赚取外汇。让原本生命短暂的蝴蝶,延展出无限的生命价值,创造出恒久美丽的艺术品项。

这位提供画作的展出人,多年前是美术系学生,跟着同学们加入“蝴蝶贴画”的打工行列,以此作为谋生工具,怎道后来结束打工生涯,却舍不得将画作卖掉,无意间便将这批成品保留下来。这使我意外想起,当时就学于艺专工读时,我也有一段时间恭逢其盛,参与过这种“蝴蝶贴画”的制作经验。

说起半工半读时,经常会转换不同的工作,主要是“课业优先、工作其次”,绝对不能本末倒置。分析当初加入“蝴蝶贴画”制作,主因是工时弹性,而且论件计酬,收入在当时对工读生的我来说算很高的!且因为是“贴画”,所以作品的材料并非颜料,而是使用那些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的蝴蝶标本!这些色彩瑰丽的蝴蝶标本由专门捕蝶的人供应,也有向国外供应商买来的。当时台湾的生态环境尚未改变,犹有“蝴蝶王国”美誉,就算大量捕捉也不致影响生态繁衍。

这些美丽精致的艺术加工品,必须找具有美术素养的工读生,来完成层层手工的贴图过程。所以,在工作环境里遇见的同事,都是就读于美术或美工领域的朋友。贴图作业时必须戴口罩,运用细小的镍子、剪刀、人工树酯小心黏合,更多时候须靠手指撕取蝶翅,以大块豪迈的堆叠,贴出色彩间的光影明暗或对比变化,所以蝴蝶标本皆以色彩分类,收集在不同的纸盒里方便取用。

“蝴蝶贴画”也称为“蝶翅贴画”,图稿蓝本多是介绍台湾的名胜古迹,也有世界名画、或国外有名的景点,因此贴出来的画作内容,十之八九让人一看便知。但是“贴图”不似画图,就算拿在手里参看的图稿是相同的,但透过每个人不同的美感经验,蝶翅堆叠的缤纷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蝴蝶贴画”,绝对不会完全一样,每张贴画都是独一无二的杰作!

这样的“蝴蝶贴画”基本具有“油画”质感,色彩鲜明、浓郁、十分厚重;也像中国的“乱针刺绣”画,图案层层堆叠显现出美丽的立体感。最特别的地方是,“蝴蝶贴画”近看不觉得怎样特别,或许还有些零乱;一旦拿远了看时,是因为距离产生了美感吧,图画生动、色彩饱和,让人完全看不出来竟由“蝶翅”构成,而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现在回想起来,就是越看越美、让我爱不释手!虽然喜欢,但我还是舍不得花钱买一幅自己的“蝴蝶贴画”作品当纪念,不然现在就能以图为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