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3年04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沙莉编译报导)中国大陆至今已证实14宗H7N9病例,其中6人死亡。中国每天出现的新禽流病例让世界对此更加担忧和关注。
瑞士媒体《每日汇报》4月4日报导,在中国,每天都有新的禽流感病毒H7N9感染者出现。许多城市的医院都感到震惊。本周早些时候,当局已在一些大城市的医院高度戒备。目前尚不清楚,病人如何受到感染。中国当局则要求避免公开杀鸡,作为预防措施。
禽类携带H7N9病毒但不发病 易适应哺乳动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现患者染有H7N9禽流感病原体一个变种,这种变种适应于哺乳动物。WHO对此进行了遗传分析,发现病原体变种病毒可以寄生于哺乳动物细胞。在哺乳动物正常体温下病毒即可生长。
H7病毒组通常感染鸟类。然而,世卫组织在1996年至2012年间在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和英国也接到人类受感染的病例报告。到目前为止,该病毒可引起结膜炎和轻度呼吸道感染。只有荷兰有一人死于这种疾病。在中国最新病例中,未发现有感染H7病毒的人。
H和N是病毒包膜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的缩写,H7N9这种病毒组合有不同的结构。根据该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组合而命名为H7N9。自2月以来在中国至少有14人受到感染,其中6人死亡。必须注意到,第一例直到三月底才确认。症状包括发烧和呼吸困难,直到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关于该病毒人们仍然不很清楚,例如,传染是如何进行的。据科学家介绍,这种病毒携带有遗传标记,使得感染人类更加容易。H7N9病毒虽然在家禽农场出现,但它属于“低病原性”病毒,通常不会引起禽类发病。这会导致人们难以发现病毒的扩散,因为更难以找到它的来源,带毒家禽在农场、在市场上或其他地方停留的时间会更长,也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目前在中国以外没有任何已知的感染个案,专家尚未对国际社会发出警告。专家建议,食用禽类食品,需要彻底煮熟。
针对H7N9的疫苗尚未发明,医学专家正在研制,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有可能生产这种疫苗。
该病毒似乎是以突变的方式出现,可以更容易地适应哺乳动物,在体温下生长。 科学家们试图找出哪些物种可以作为病毒的宿主,一种可能宿主是猪。猪很重要,因为它们具有与人类相似的一些基本生物特征,如果猪感染了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可以成为一种“混合容器”。另一种宿主可能性是,在家禽身上发生病毒突变或者人被家禽感染后,病毒发生改变。孟菲斯世界卫生组织流感中心主任理查德.威比(Richard Webby)说,最重要的是确定当前病毒的宿主。他说,“看起来,任何哺乳动物都可能成为宿主”。
H7N9和可怕的H5N1禽流感病毒有什么不同?
不同于H7N9,H5N1病毒对鸟类是非常致命的,这使得人更容易识别禽流感的暴发,并采取措施。H5N1禽流感,没有扩展到其他物种如猪。大多数被感染的患者只是接触了受感染的禽鸟类。
H5N1病毒最早在1997年出现在香港,科学家们自此一直密切关注它。2003年,在亚洲再次爆发,消灭了大量的家禽。至少有371人死于这种病原体,60%的感染者死亡。 专家们长期以来一直担心,H5N1病毒可能变异成一种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形式,有可能引发大流行。
(责任编辑:童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