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音乐教育

基本功的重要性

【大纪元2013年02月22日讯】教学生涯中,常有学生或家长抱怨某些练太久的曲子可否换成新曲子,以免太枯燥而索然无味?有时也会遇到学生、甚至家长来请求不要练习基础的东西,如音阶、琶音等等行不行?又或者少练一点可不可以?而我总是反问他们,是不是可以不吃饭或、天天喝几口水来过日子呢?

基础练习打功底

除此以外,学生或家长也会抱怨某些练太久的曲子可否换成一些新曲子以免太枯燥而索然无味,而我总是苦口婆心的告诉他们:“我知道你们大多数学音乐的人,将来几乎都不是要以音乐为职业,当然我不会把‘通过’的门槛订太高,只要能将曲子练到八分熟,我几乎都让它过了,但你们练一首曲子需练如此久,有无想过原因出在哪儿呢?不外乎是基本功练的不够所以基底打得不扎实或不努力,因此才会延误曲子通过的时间,不是吗?”

枯燥及反复的基础练习,如音阶、琶音或其他各种不同音程的基本功,是大多数学生趋之若鹜敬而远之的项目,然而这些基础功底的练习是学习音乐一段绕不开的路。当学生不想练习这些基本的东西时,我就会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可以不必练习这些基本的东西,当你们开始弹曲子时,困难也会随之而出,到时你们候还是得慢慢磨及慢慢练这些困难处,而这些困难的地方也不外乎是音阶或琶音等的基础练习,终究还是得回头练这些基本的技术,否则曲子的练习,依然是缓慢或停滞不前。掌握而这些基本功也就是所谓的技巧才能将,如果音乐只有技巧而已,那是不行的,空有音乐性亦是无法让音乐的流畅度给展现出来,。音乐要美且动人,音乐性与技巧是需相辅相成的,当然还要加上对音乐的诠释、理解及其他等,才能打动人心和扣人心弦。”

当然身为教师者,要以带有乐感的方式,尽责的教导及要求学生练习基本功,而不是让学生以机械式的方法练习,方法和书本有许多种,但‘乐感’的表现是不可少的。如果不能以带有乐感的方式教导学生练习基本的东西,到时。练习将流于机械性,久之,也会磨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演奏家演出成败的实例

如果学生不想稳扎稳打的练习基本功,或练习时偷工减料,我便会举一些音乐家的例子跟鼓励他们说。如美国著名长笛演奏家朱利亚斯‧贝克(Julius Baker),他生前每天都花至少四十五45分钟的时间练习音阶、琶音及其他的基础项目,他说这是他的‘“暖身运动”’。所以他到去逝前,依然可以不断开演奏会及或做教学示范,这是因为他知道若不持之以恒的练习这些基础的东西,当然他也知晓基本功若不继续,他的演奏生涯必受威胁。

当然有好的也须有我也会援引坏的例子来警惕学生,让他们做以为借镜。我曾聆听过一场失败之的音乐会,当天的长笛家演奏家奥雷勒.尼科莱(Aurele Nicolet)的独奏会让我只能用“惨不忍‘听”’四字来形容,乐评为了不辱他的名声,只以‘“造成大家当天纷纷离席之原因则是出在过艰深的现代音乐选曲”’,但在场观众几乎都是职业长笛手或长笛主修的学生,大家私下的评语全是因他长期酗酒和缺乏练习而造成的手抖及嘴唇周周围肌肉无法控制的抖动现象,进而影响音色及音质,再加上技巧及音乐性亦不清晰流畅,因此才造成许多听众的离席。这也说明了一位演奏家的生涯,是需要不间断的练习、自我充实的。

事实上,而学生们的登台紧张所造成的错误百出甚至是忘谱等,经常是由于基本功不扎实及练习不够,否则即使是紧张,也不至于到不可收拾的田地。而小提琴家海飞兹(Jascha Heifetz )也强调,为保证技术的可靠性,基本练习是?对需要的。

“暖身运动”后的流畅快意

基本功只是训练项目的其中之一,但在许多曲子的练习上或演奏上所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从基础练习中获得明确的概念和启发,如藉由训练中来松弛肌肉及韧带和调整对音准及音色的感觉,皆能由基础练习中体现出来,。等‘“暖身运动”’做够了再进入曲子练习时,许多技巧性问题将容易迎刃而解,无形的也会增加进展的速度。

基本功练习的进步,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当拥有扎实的基础时,流畅的弹、奏着音乐作品时,相信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心领神会的感觉,将是笔墨难以形容的!◇

◆作者沈亮宽来自台湾,Nyack college讲师。专业长笛演奏,并有22年教学经验。2007年取得皇后学院音乐教育文凭,2007取得纽约州教育证照,1998年纽约大学音乐演奏硕士。曾获纽约器乐杰出成就奖、西方凯斯储备大学甘迺迪音乐创意奖、台湾长笛演奏成人组冠军。

(责任编辑:索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