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带当风

作者 : 智真
font print 人气: 373
【字号】    
   标签: tags:

吴道子,盛唐时期杰出画家,被后世尊称为“一代画圣”,被民间画塑匠人尊称为“祖师”,在道家中称为“吴道真君”、“吴真人”。他擅画佛像、神仙、广阔的宇宙空间和神佛圣境,亦擅画大自然云烟明海、山川草木等。

在用笔技法上,吴道子讲究笔势圆转、起伏有致,强调纯净的心态和内在的精神力量。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兰叶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当时唐朝国势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儒、释、道三教都达到了鼎盛时期,人们敬信神佛,心念向善。在这样的环境中,吴道子创作壁画多表现神的世界、神的光明,题材广泛,感动人心,意境高远。

他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道壁画四百余间,神态各不相同,描绘出神佛的庄严和天国世界的辉煌。他在长安兴善寺画画时,长安市民扶老携幼观赏、赞叹。神的美好、慈善开启了画者创意的源泉,净化了观赏者的心灵,令人心驰神往。吴道子作画落笔一挥而就,不失尺度,所绘人物有飘举之势。公认的其代表作品有〈天王送子图〉、〈八十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等。

〈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这幅画的内容是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此图以释迦降生为中心,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天王按膝端坐,背后侍女磨墨、女臣持笏秉笔,记载这一大事。净饭王抱持圣婴,稳步前行。

画卷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神龙、狮象等都描绘的极富韵味,通过外物的映衬将主要人物的内在心态很好的表现出来。整幅画气势磅礡,功力深厚,物象纷繁。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白描人物长卷,内容是众神仙一同朝拜元始天尊的故事。画上有八十七位神仙从天而降,按道家的规仪列队行进。整个行列中人物的不同神态动作以及裙带、旌旗、花枝等,都和谐的统一在庄严愉悦而徐缓优美的旋律中。

诸神的个性特点也跃然纸上,有眉宇轩昂的东南二帝,威仪的戎装神将,神态端庄的众仙,充分体现出旌旗飞扬、裙带风动的吴画风格特征。此图场面之宏大壮丽,人物仪态之华妙,线条之圆润劲健,历千年之久依然光彩照人,被历代画家艺术家奉为圭臬。

〈孔子行教像〉成功塑造了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渊博、和悦、诲人不倦的形象,“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形神俱佳,栩栩如生,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画的右上方有赞颂孔子语:“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云行雨施〉描绘了众多天神兴云布雨普降甘霖,为民造福的形象;〈万国咸宁〉描绘了众天神顺利完成任务后偃旗息鼓、得胜回宫的情景。他在大同殿上画山水,挥笔自如,嘉陵山水纵横三百里,一日而成,波澜壮阔,引人入胜。在大同殿上画的五条龙,逼真传神,“鳞甲飞动,每欲大雨,即生烟雾”。杜甫赞其画“妙绝动宫墙”,苏轼称赞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中国画讲究含蓄、神韵和意境,作画者的品德、文化修养直接影响绘画品位的高低。“吴带当风”作为中国画术语,不仅是一种绘画中人物衣纹线条的表现程式,体现出作者高超画技和飘逸自若的独特风格,更体现出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追求,摒除一切杂念的清净心境和坚心向道的精神。他的画作使人昇起对神佛的敬仰,对光明的渴望,更加相信善恶有报的真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唐太宗“柔怀万国”,贞观之治为邻近列国所仰慕。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儒、释、道“三教”并立,诗文、乐舞、书法、绘画以及文论莫不昌盛。唐代的绘画作为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笔,绘画名家辈出,见于史册者就达二百余人。
  • 德高望重是个很普通的词,品评人物时常用,今天忽然想起,为什么非要是德高望重呢?而不是权高望重?钱多望重?才高望重?当然,这就是中国神传文化最基本的地方,重德!
  • 治乱之道也,在乎拨乱与反正。上章所述乃法轮大法应运御世,破除科学局限,解体共产邪灵,此拨乱之谓也。然“拨乱”之功已着,“反正”是为当务。人类文明乃由神传,反乎其正,要在回归信仰。法轮大法洪传于世,三字真言重振乾纲,威德洪烈又远迈反正之旨矣。尤以神韵之救世,兴礼乐之圣教,领文明之复兴,而其所建树者见于以下四端,尤有洪深远大之义也。
  • 纵观历史,发现一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大文豪,往往要著书立说、赋诗填词流传后世。随着斗转星移,他们的作品连同他们的名字,渐渐也成了世世代代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的内容甚至被搬上戏台表演,近代或被载入银幕展现。
  • 清代著名徽商刘淮,在嘉湖一带囤积粮食。一年,当地大旱,有人为其庆幸,认为大发横财的机会到了,就劝他“乘时获得”,他拒绝了:“如此做法怎比得上让百姓度过灾年,重新复苏?!这才是大利!”于是他将囤积的粮食降价出售,还搭建“分粥棚”救济饥民,此举赢得百姓的赞誉和信任,生意也日渐兴隆。
  • 一天,我做了一个梦。一个做过很大坏事的人问我:你说我邪恶不?梦中的我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第一感觉,如果我说他是邪恶的,他就会自暴自弃,继续行恶。但我并不认为人是不可改变的,在佛法中讲人有佛性和魔性。当魔性起主导作用的时候,人做的事都是坏事,都是邪恶的;当佛性起主导作用的时候,人做的事都是善事,都是好事。
  • 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像,同时又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传统思想。山水画家的心中讲究的就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
  • 大哉乾元,三光所以垂象,至哉坤元,山川凭以载物,此天地之始,而文明之初。然宇宙浩瀚,四大有穷,天地茫茫,一元有终。终而复始,穷而复生,时称劫后,世曰大同。盖此大同之世,不唯上古初民之传说,亦人类共同之理想。
  • 地震是极其复杂的一种自然现象,很难做到准确预测和预报。翻检古代史籍,有很多专门记载地震现象的五行、祥异等门类,保存了古人对地震前兆的认识及对地震预兆认识的若干总结,其中也不乏科学的成分。
  • 玛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更是美洲重大的古典文化。玛雅人在5000年前就出现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在美洲远古的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他们的生产活动,所以和世界上的其他人类一样,他们的古代史正常地经历了采集、渔猎向农耕过渡的发展阶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