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1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30日电)观光工厂陈列着1932年生产第1双台湾制造(MIT)袜子的手摇织袜机,24小时才生产1打袜子。四代传承、坚持台湾制造的吴福洋织袜,把人带进袜子的时光燧道。
洋织袜已经四代传承,坚持台湾制造,故事馆带人走进
袜子的时光燧道。
(中央社)
有些消费者可能没听过“吴福洋织袜”,说不定更熟悉3双100元的地摊牌袜子,一听到一双吴福洋袜子要新台币300元上下,不由得手就缩回来。
但是脑筋再一转,如果大家都对一双300元袜子缩手,这家“吴福洋织袜”是怎么走过85年岁月?又是怎么能抵挡地摊牌袜子的攻势,而且还不断转型,甚至开设台湾第一家“袜子观光工厂”?
谈起吴福洋织袜历史,其实台湾第一家袜子工厂设立于台北市民生西路火车站铁轨旁,台湾第一双MIT袜子也在此诞生,就此开启台湾织袜产业传奇。
“吴福洋”针织85年前(1928年)开始专营袜子事业,1932年引进第一台手摇织袜机,为台湾第一家袜子工厂。品牌创办人吴迺洋(第二代)缅怀父亲吴福堂,因此结合两人名字取得“吴福洋”名号。
现任吴福洋织袜董事长吴泓洲的祖父吴迺洋非常有品牌概念,早在78年前(1935年)便取得日据政府的商标登录,建立专制自有品牌“跳舞牌”的高级手工蚕丝袜。1936年正式以“吴福洋”针织注册成立公司。
吴迺洋退休后积极推动台湾织袜同业公会,为公会草创成员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袜子是权贵才消费得起的奢侈品,而吴福洋不惜把赚到的钱投入当时的抗日活动,为台湾人民与土地出钱又出力。
已经是吴福洋织袜第四代接班人的执行长吴睿哲告诉中央社记者,他的父亲吴泓洲千交代、万叮咛,“做事情的态度比什么都重要,经营的精神重于一切,该有的制程一道不能少”;秉持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精神,足以胜过地摊牌的低价攻势。
吴睿哲自嘲自己不是生意人,做袜子生意是要赚得一辈子的朋友。他认为织袜并非纺织业,而是文创业。他会告诉下游客户,“快要夏天了,麻烦你不要下那么多订单好吗?会造成库存呆账耶!”、“你要砍我价格,逼我做品质差的便宜货,那您另请高明…”。经营精神够奇特吧?可是偏偏友谊就是这么建立起来。
从小在袜子堆里长大的吴睿哲留学回来,还是觉得袜子非常有趣。他说,吴福洋织袜靠着董事长一人掌握技术核心,他和其他3位设计师负责产品设计和行销,居然每周都能推出新式样,甚至可以立刻上机台生产。
他们的设计与时尚并进的灵感究竟从何而来?吴睿哲说,他每次出国经常坐在露天咖啡座,仔细观察过往行人的穿着打扮,什么样的衣着适合配什么样的袜子。看久了,流行资讯在脑中不断流动,于是就内化成吴福洋织袜的新花色。
除设计与时尚并进外,当大批织袜厂被迫西进大陆生产时,吴福洋坚守台湾制造,走高级货路线。吴睿哲说,吴福洋织袜从抽纱开始就找长年配合的纱厂供货,全部过程自己一手掌握。
吴睿哲说,吴福洋织袜从早年制造蚕丝袜起,到现在电脑机台作业,绝不为了省成本而跳过任何一个制程,当然制造出来的袜子少量精致单价高。说也奇怪,过去寻求便宜货,找大陆、越南代工生产的品牌商最后还是回头来找吴福洋代工设计、生产。
他举例,不要小看袜子的花样变化,同样在袜子织一头狮子像,要如何做得有神、有感觉,针织技术非常重要;当技术不好时,不是狮子像没神、扁平不好看,再不然就会出现纱线不对,会跑线等瑕疵,做出来的产品当然是劣等货。
经过四代厚实的制造基础和“友谊”客户,目前吴福洋为多家知名品牌代工,并代理国际品牌如苏格兰的Kinloch Anderson、美国的Barbie、法国的Chipie等,以及自有品牌-W(WuFuYang)、B|X,一路走来从原料、设计、织造到销售一手包办,不假手他人,铺货通路扩及国内各大百货公司、精品店、童装店等,造就快速上通路的 KNOW-HOW,也成了服务自有和代理品牌的利器。
吴福洋织袜还特别依使用者年龄、脚长尺寸区分9种亚洲人脚型专用尺码,使用专用机织造,让袜子穿起来舒适服贴,大幅降低袜子因洗涤与穿着摩擦而导致的破损率,织造出所有年龄层都适穿,让国外买家都喊赞、洗100次都不会破的袜子。
此外,还自行研发抗菌、除臭原料,制作出连穿5天都不会臭的Trifresh袜子、符合女性时尚造型需求的两用泡泡袜、宝宝防滑袜、糖尿病患者适用的无痕机能袜等,创造出不少第一名,掳获不少消费者的心。
如今袜子放在新北市林口工业区观光工厂内,摇身一变增加了观光和教育功能。吴睿哲强调,他要把袜子和针织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参观者都能了解袜子的制造原理和历史演变,让脚上的袜子带领参观者步入台湾近百年织袜史的时光燧道。
1双MIT袜子的手摇织袜机,24小时才生产1打袜子;已
经四代传承,坚持台湾制造的吴福洋织袜带人走进袜子
的时光燧道。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