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1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3日电)大统引爆的“油风暴”,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大厂一一沦陷,连食品界的“资优生”味全都中标。业界感叹,这场食安风暴恐成“全民皆输”的局面。
混油愈追愈多,小厂麻油、香油搀大豆油,大统的问题橄榄油流向福懋、顶新等大厂,稽查显示,违规的进口不纯油品项可能超过40项,大小油厂几乎是唑咧等。
福懋油昨天在记者会上透露,混油为业界常态,其来有自,事发之后也在观察“同业作法”,已经明显暗示,后面还有“未爆弹”,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就爆出顶新集团旗下的顶新制油也买了大统的油,更惨的味全的油品全委由顶新代工。
以“诚实经营、童叟无欺”树立“优良品牌”的顶新集团,还有已经走过一甲子的味全都陷入此次油风暴中。消费者不禁要问“到底还有谁可以相信?”在油安问题未落幕前,食品相关加工业恐难有平静的日子。
为何台湾食品业会走到如此地步? 有人说是“铜板美食”、“庶民经济”潮流惹的祸,也有人说,国人实质薪资长年没有上涨,大家对物价非常敏感,在这节骨眼没有厂商敢涨价,只好想办法压抑成本“偷吃步”。
市场预料,虽然“标示不实”与“毒油”有不小的差异,但现今的社会氛围已让消费者搞不清楚,那些是标示不实的混油,那些是含有不法添加物的毒油。只要在此波“油风暴”中遭到点名的厂商,恐怕都已难逃损伤。
不只消费者无所适从,连厂商都无所适从,通路商也惨遭波及,“上架”、“下架”的动作天天忙不停,中央与地方的指令还不一定同调,连通路商自己都搞不太清那些是能卖那些不能卖,消费者更是“雾煞煞”。
卫生福利部、经济部针对所有油品的稽查都是“分阶段”查核,包括纯油、调合油等等不同品项逐步清查;第一梯次过关的厂商并不代表接下来的查核的品项都能过关。
就有消费者抱怨,“先前不是才公布GMP厂中有14家厂商的检验合格,记得里面就有顶新跟福懋油都过关,为何现在又有问题,到底是怎样?可不可以等到全部都查清处了一次说明白”。
假油风波带给民众莫名的惊恐,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何避免火上加油,考验主政者智慧。但无论如何,这场食安风暴,相关单位没有在第一时间点出面引导业者坦承、止血,善设停损点,演变至今,恐将成为政府、产业及民众“全民皆输”局面,更冲击台湾“美食王国”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