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台进口米流向清册 2周完成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7日电)混充米问题持续受关注,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保基今天表示,将花2周时间完成进口米流向清册,也会积极推动产地标示。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委陈保基今天出席立法院经济委员会,进行业务报告后备询,回复多位朝野立委质询时做以上表示。

陈保基回复中国国民党籍立委李庆华质询时说,农委会拟废除粮商执照,是要朝向让小农也能自行推动产销发展,此举有利于好米卖好价格,对农民的生产品质导向与收入,以及消费者的权益都好。

民进党籍立委林岱桦提问,落实世界贸易组织(WTO)关税配额,台湾每年进口14.4万公吨米,进口都有清册,但流向农委会是否有掌握?

陈保基说,目前WTO进口关税配额的米,进口后的流向没有清册。林岱桦说,她不是要责怪政府,但希望农委会要掌握,若流入公粮米,再发给各地方政府用于发放给中低收入户、营养午餐及军粮等用途,恐怕政府届时会被质疑带头混充进口米。

陈保基允诺,2周完成进口米流向清册。

台联立委许忠信提及,日据时代日本天皇专用的葫芦墩米,因为产区后来改为工业区停产,否则浊水溪当地农民循此产品标章出口日本,符合日本市场需求,可衣食无缺;又如拉拉山水蜜桃也被其他产区水蜜桃冒充,但甜度根本不同;呼吁农委会不能只规定米不能混充进口米,要把关所有农产品的地理标示权。

陈保基回应,目前是进口米不能混充台湾米,日本也是不准进口米混充国产米,台湾会朝此国际化作法执行;而国内米可以互混,但须诚实标示。

许忠信重申,连国内米或各地相同的农产品之间都不能混充,才能保障农产品的价值。陈保基说,会积极推动地理标示权,现在已推出9个茶叶产区的地理标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