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3年01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台湾科学教育馆“听水的故事”特展即日起至5月31日为止,带领观众一探水的奥秘。科教馆馆长朱楠贤致词表示,人的身体有70%是水,目前全世界只有0.03%的水可供饮用,足见其稀少性。展场中有典故源自明太祖朱元璋的九龙公道杯,故事启发为人不可过贪。此外,朱楠贤和记者谈到“跟水说好话,水结晶体就会变很好、有规律”,这个很有趣,水的东西太多主题可展览。
朱楠贤表示,“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已逐渐地超过石油,目前全世界只有0.03%的水可供饮用,其他的水如海水、冰冻原等都无法饮用。他说,此特展有很浓人文气息又不缺乏科学性。展览的陈列沐雾甲虫标本从德国进口,影片自法国进口,相关的资料与BBC、Discovery合作展览相当国际化。
水是大自然中唯一可以同时以固态、液态、气态存在的奇妙物质,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起源也和了解水循环的奥妙息息相关。
九龙公道杯
导览义工跟记者介绍九龙公道杯酒斟满到某一位置会全部漏光,是虹吸原理的运用。据传说,明代的县令为了讨好皇帝,指令“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 ”进贡皇上。
义工说,朱元璋在一次宴会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
但结果事与愿违,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的酒,全部从“九龙杯 ”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朱元璋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便将其命名为“九龙公道杯 ”。
有感知的水
《大纪元时报》曾经报导享誉世界的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博士,十多年来他所做的几百万次的水实验,震动了全世界,其主题就是世间万物都可以沟通,人类的想法决定着周围的环境,人类心里的念头,包括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文字,对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这些实验不仅说明水具有感知能力,扩大实验对像后,人们发现树木、米饭等物质,也都有感知能力。
对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朱楠贤表示,对水说好话或听古典音乐,会产生好水很有趣,最近也有报导农夫把钢琴搬到树下,他弹钢琴给莲雾听,3个月后莲雾真的又红又大。他提到,水的东西太多主题可展览,以后或可有“听水的故事PARTⅡ”。
策展人林怡萱提到,这次展览陈列沐雾甲虫标本。在纳米比亚沙漠,年降雨量不超过100毫 米,每当有浓雾出现时,沐雾甲虫会到山丘上,运用背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交错的结构,沐雾集成水珠生存,激发科学家研发收集雾气的表面结构,提供人类饮水或灌溉,相当有趣。
“听水的故事”特展,融合环境教育、科学、人文与艺术,展场中除了有多种与水相关的小剧场、空拍摄影师杨亚祖贝彤(Yann Arthus-Bertrand)以水为主题的影像作品,还设有可操作的阿基米德螺旋水车及龙骨水车,透过与水互动的设施引发民众视觉、触觉及知觉上对水的感受力。
科教馆并邀请60名新北市莒光国小学童,堆叠430瓶600毫升的瓶装水,象征台湾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达258公升,因为台湾虽然平均年降雨量达2,510公釐,却因为山高、河川短急、人口众多,被联合国列为水资源贫乏地区,希望带民众一同探究人类与水的相处模式,进而更珍惜水资源。
(责任编辑:李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