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教材教案

文化课教材(初级):幼学琼林(二十八)

【原文】

大学首重夫明新,小子莫先于应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读音练习】

大(dà) 学(xué) 首(shǒu) 重(zhòng) 夫(fū) 明(míng) 新(xīn) ,小(xiǎo) 子(zǐ) 莫(mò) 先(xiān) 于(yú) 应(yìng) 对(duì) 。其(qí) 容(róng) 固(gù) 宜(yí) 有(yǒu) 度(dù) ,出(chū) 言(yán) 尤(yóu) 贵(guì) 有(yǒu) 章(zhāng) 。智(zhì) 欲(yù) 圆(yuán) 而(ér) 行(xíng) 欲(yù) 方(fāng) ,胆(dǎn) 欲(yù) 大(dà) 而(ér) 心(xīn) 欲(yù) 小(xiǎo) 。

【字词义解释】

大学(1)首(2)重(3)夫明(4)新(5),小子(6)莫先于应对(7)。其容(8)固(9)宜(10)有度(11),出言(12)尤贵(13)有章(14)。智(15)欲(16)圆(17)而行(18)欲方(19),胆欲大而心欲小。

(1)大学:书名。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宋・朱熹将其与《论语》等书合称为“四书”。

(2)首:首先。

(3)重:重视、着重。

(4)明:即明明德,发扬原有光明的德性。第一个“明”作动词,发扬、彰显。《大学》首句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5)新:日新,天天更新。《大学》又云:“妻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小子:小孩子。

(7)应对:语言的对答。

(8)容:容貌仪态。

(9)固:固然。

(10)宜:应该。

(11)有度:适中合度。

(12)出言:说话。

(13)尤贵:特别重视。尤,特别。贵,重视。

(14)章:条理。

(15)智:智慧。

(16)欲:要。

(17)圆:圆融。

(18)行:行为。

(19)方:方正。

【译文参考】

《大学》这一本书首先重视的是,每个人应当发扬自己原有的美德,日日更新,每天都有进步;小孩子首先要学应对进退的语言和礼节。人的仪态举止固然应该适中合宜,说话尤其重视有条理。智慧要圆融而行为要端正,胆量要大而心思却要细密。

* * *

【说故事时间】

《大学》首句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附1)要达到止于至善首先要做的是“明明德”的功夫,使人天生的善良美德 能够全然发扬,而让天赋性灵发光的方法就是内省,吾日三省吾身,透过反省找出缺失,改正缺失,不断地向内找,不断地修正,去掉自己的执着心,一直达到至善 的境界为止。

宋朝有一个人名叫赵概,每天用投豆的方法来检视自己的行为得失。他准备了三个盒子放在书房里,一个是空的,一个放黄豆,一个放黑豆。每天晚 上睡觉之前,赵概就打开这三个盒子,仔细回想自己一天的言行,如果说了一句好话,做了一件好事,或有一个好的想法,就取一粒黄豆投进空盒;如果说错话惹是 非,做了坏事,或有过坏念头,就取一粒黑豆投入空盒。借着空盒里的黄、黑豆子的多寡来提醒自己改正过失。一开始黑豆投的数量比黄豆多,但渐渐地黄豆越来越 多,黑豆越来越少,赵概的道德修养也越来越高。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附2)“思齐”和“内自省”就是不断进步,达到至善圆满的原动力。

【动动脑、想一想】

◎你是否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请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与人相处遇到冲突矛盾或做错事时,该如何处理呢?

附录

1、翻译:大学的纲领,在于修明自己天赋的灵明本性,在于亲爱民众,在于达到至善的境地。

2、翻译:孔子说:“看到有品德的人,就希望自己能向他看齐;看到德性不好的人,内心要自我反省,是否也有一样的缺失。”

--转载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