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生活(7)速写.旧时代的新女性

文、图/邱荣蓉
font print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约两年前,近83岁的婆婆独自一人由美国搭机来台探望我们,婆婆说自己尚且行动自如,不想麻烦同住的女儿、女婿,让他们请假陪伴。回台湾三个礼拜后,临行的前一天下午,她去美容院剪了个清爽的短发回来。她说:在美国剪、烫发都很贵,回来台湾至少该去剪剪头发才划得来!

当时午后温和的阳光,穿越大片透明的落地窗,从婆婆身后映照在她俏丽的短发上,把发际四周框出一轮淡淡金光,我坐在婆婆面前,忍不住将她的此时此刻捕捉在画纸上。边画着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我边思忆着婆婆与我的缘分,想起种种细末琐碎的过往。

记得结婚那天,婆婆不愿和公公并肩入席,拍新人团体照的时候,婆婆也刻意躲开公公。当下我心里有点委屈,觉得就算是临时演员也好,等婚宴结束下了戏,感情不睦的两老各走各的也无妨,何不勉强配合一下!之后,身为儿媳我们与公公同住,与婆婆(跟小姑同住)相处机会其实不多。

直到公公过世,我和婆婆的互动才渐渐变多起来。慢慢明白,原来婆婆是一位个性耿直、非常节俭、努力向上、求知欲强、企图心旺盛的女人。自小婆婆是文盲,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她深为自己不识字而苦,很想外出工作帮忙家计。于是她傍晚将家人晚餐备好后,便赶去参加政府当年推广的“民众补习班”(让民众晚间到社区小学去学读书写字〉。

这样几年下来,婆婆会看书写信,开始到亲戚开的家俱行当会计和销售员,之后会投资股票,更进一步会存钱标会买房子……这些作为和想法,在当年民风保守的旧社会里,我勇敢的婆婆--真算得上是位传统时代的新女性吧!

〈多年前,我的婆婆在美国参加公民口试,顺利用她独特的山东腔英语,一次就能通过测试拿到美国绿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都市计划,让青田街保留了下来:朴实无华的日式住宅、与老树成荫的绿意风景,让人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来到都市丛林里的世外桃源,呈现出幽静、舒缓的气息。
  • 发现这个很特别的宵夜餐车,实在太惊艳了,忍不住用随身携带的彩笔赶快捕捉下来啊...
  • 这景象让我产生错觉--令人短暂且全然的忘记,此刻的自己并非身陷在大都市的闹区里,而是来到清新、自然又悠闲无比的乡下啊
  • 看完画展出来,呆坐在门外的小水池边,弯弯的垂柳与大片的蕨草,点缀出深浅不同的大片绿意,傍晚时分独坐在这里,有种宁静悠闲的氛围。
  • 虽无法令时光倒流,再跟当年的父亲来买茶,却常和三五好友在此聚餐,边吃边聊天,细细品尝着光阴滋味和眼前这盘“普洱茶烧牛肉”的美味。
  • 她鼓励我们多看电影、多旅行,藉由不同的视野来拓展人生,不必跟别人一样,做喜欢的事,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