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中 博彩平台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水彩行家】阳光女郎的示范过程

洪东标
font print 人气: 159
【字号】    
   标签: tags: ,

水彩资讯杂志曾经多次的邀请著名的画家在本专栏中为大家示范水彩人物,许多独门功夫和高超的技法引起许多回读者响,许多人在挑战人物画时仍然遇到许多困扰和疑问,于是有读者问到有没有更精简的人物画法,其实从事这个课题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众所周知,水彩人物这样的主题,就技巧而言确实太难了,无论是谁做了这个选择都是在冒险。尤其是要画出具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那种徒具人形的“静物”,就越发的困难。水彩的水性特质本就可在写实和写意之间多元的表现出不同面貌,呈现各种可能和趣味,如何入门?如何简洁扼要的表现人物?画人物以形似或神似何者重要?我的看法是这都是阶段性的表现问题,人物画的表现以“形似”为初阶目的,精简和写实都要有素描的基本功的精准度,然后在技巧纯熟后当然要追求“神似”了,这是人物画的最高境界,那如何去追求“神似”哪?,“神似”就是人物的情感,大陆水彩人物画大师关维兴老师说:“人的内在情感会决定外在的姿态,我们反过来可以用外在姿态表现人物内在情感,这是表达人物情感最主要的方式”;至于如何选择表现人物的姿态,那就是需要对人物个性的了解及习惯性动作的观察来寻求答案了。
这是节录自去年底,我在玄奘大学视传系的进阶水彩课程中的人物画单元,由一位学生提供的照片来进行示范的过程。这张照片拍摄在明亮的阳光下,人物开朗中带有几分娇羞的笑容,是一张条件很好的人物画参考资料。我想我就以这幅“阳光女郎”为范例提供创作过程分享大家。
首先我们必须分析照片,阳光下直射的人物多半光影分明,比较容易掌握对比和轮廓特征,肤色明亮处容易因阳光的强烈而曝光过度,缺少了肤质的暖色,阴暗处又容易曝光不足让肤色过于暗沉;关于肤色,关老师又说:“色彩的全部学问,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即:“对比谐调”。展开一点说,就是“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求取色彩的谐调”。冷暖,是色彩的生命。通过色彩丰富细致的冷暖对比,色彩可能会歌唱起来而获得生命;舍此,必将成为单色而丧失色彩的职能,失去生命力。就象音乐中只有一种音符,单调乏味,没有生气”。
创作描写过程:

图一:铅笔稿的描写完全是决定“形似”最重要的关键,阳光的投影在女郎的脸上留下明暗分明的区块也是掌握轮廓准确的重要线索,线条力求精简,画面力求干净以免影响肤色。

图二:先将画面铺上清水,以镉朱色加一些黄赭浅浅的敷染整个脸部并且扩散到头发和部分背景的空间中,再用裙青刷出背景的冷色调,对比间让肤色显得温柔健康,两色交融处出现灰紫色调显得和谐而稳定。常见许多初学者在涂染底色时即将眼白和牙齿预先留白,这会显的明度对比过于锐利,所以我是将脸部全部涂染。

图三:在底色干后,以镉朱和少许的群青调出暖调的灰紫色,依据照片中的阳光下的阴影处加深阴影的色彩,并且在仍保持湿润时加深鼻头及下唇下方的色调。

图四:以透明水彩的原则逐次加深肤色,以岱赭、镉朱和少许的群青加强描绘明暗的转折处,眼睛的暗处,两侧嘴角因笑容而深陷的暗影,再淡淡的描出眉毛,用镉朱和少许的玫瑰红染上红唇,留下下唇的光泽,让人物气色更佳。

图五:东方人的发色多偏暖调,但在阳光下,头发的暗处受天空蓝色调的影响会带一点冷色调,因此我先用岱赭色全部将头发染上底色,将干而未干时以群青和焦赭色调出的冷调暗灰色画出暗面,等稍干后以岔笔浓彩刷出一些细发丝,迎风扬起的秀发以流畅的笔触刷出曲线,更显的优雅动人。

图六:最精彩的莫过于画眼珠了,即所谓“画龙点睛”,这是人物画过程中最受期待的一刻,尤其在作示范教学时,学生总是会问何时画眼睛,这种期待让课程因而变得更有趣;我先以焦赭色画出眼珠的形状并刻意了留下亮点,其实在参考资料中并未有眼珠的反光亮点,接着用焦茶色和蓝紫色调出接近暗黑的色彩,避开亮点小心的点在眼珠的正中央,色彩融入后显得生动了许多,接着用不透明的白色用小笔小心的勾画鼻尖、鼻梁处的亮点,这让皮肤更有光泽。

图七:作品的细部描写大致完成,观察整个画面,有几处因为明度对比太强而显的锐利处,需要柔化,待画面全干后,在生硬锐利处先敷上一些清水,再立刻染上紫罗兰色不的透明颜料,当色彩晕染入画面中时就显得柔和许多了,也让画面带有一些迷濛的诗意了。
作品完成了,你是否也对人物画心动了,绘画的成功不外乎多练习,加油了。

(图文由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热爱绘画与教学的温瑞和老师,用艺术的双手,圈紧每一位钟爱画画的学子。将半生绝学揉注其中,让学生在和风的吹拂下成长茁壮。我想,对于温老师和他的学生群来说,都应是一种幸福吧!
  • 兰花的“浅根性”与“混种”特质,同时也象征了台湾“殖民文化”与“文化混种”之面貌。当代社会中,强势且大量的欧、美、日等外来文明、消费文化与都会图腾的洪流里,我们失去了固有的“文化泥土”与“传统根脉”,我们迷失了自己,麻木不仁却不自知。霎时之间,我们自问何谓台湾文化?我们似乎找不到一个切确的答案。
  • 2006年1月1日“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风生水起2006国际华人水彩经典大展”,4年来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两度参与中国大陆与香港的交流展,并且在台湾定期举办作品观摩研讨会、写生研讨、发行水彩杂志,办理推广教育,不断的寻求与公部门合作举办展览,2008年更促成两场次为纪念台湾水彩100年的大型展览;我们终于发现台湾水彩界开始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画家们,没有包袱,勇于创新更令人耳目一新。 2009年“印象风城”展、“马祖百景大展”、“水彩的壮阔波涛2010两岸交流展”、“游园寻梦-中正园林之美”、“2011杉林溪之美名家水彩展”、“建国百年-2011中华民国水彩大展”、“建国百年国家植物园之美水彩大展”等多场盛大的展出均获得盛大的好评,本文为“台湾意象水彩名家大展”作品欣赏。
  • 2006年1月1日“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风生水起2006国际华人水彩经典大展”。
  • 2006年1月1日“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风生水起2006国际华人水彩画经典大展”。4年来中华亚太水彩画艺术协会两度参与中国大陆、香港的交流展,并在台湾定期举办作品观摩研讨会、写生研讨、发行水彩画杂志,办理推广教育,不断的寻求与公部门合作举办展览。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 德国的视觉艺术,相较其哲学文学音乐,是较少被德国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其它领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什么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意义。他将灵魂注入风景里,而风景里被照亮的空气是“灵体”,让每一幅画作充满个体性与内在连结
  • 马德里拥有世界上最[ascii]着[/ascii]名的博物馆之一——普拉多博物馆。而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画《宫娥》(Las Meninas)是其镇馆之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