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中西雅乐

聆听巴尔德 思索人生中场

6月不仅是一年当中时序变换的中场,也是许多毕业生、求职者转换跑道的季节,走在熙来攘往的街上、转开电视,都能感受到希望、无助与徬徨交杂的氛围;这时我们不妨把心境暂时交给音乐,或许从中就能得到些许解放和灵感。

巴尔德音乐学院管弦乐在年中于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的音乐会,演出莫札特的降E大调双钢琴协奏曲K.365与马勒第五号交响曲,该场音乐会所安排的两首曲目深具巧思。

莫札特的逆向创作

莫札特创作这首双钢琴协奏曲前,刚结束了约一年半的曼汉与巴黎之旅,当时正值失恋、在巴黎求职不顺、又遭受丧母之痛。在生活抨击下,他最后还是选择回归到最熟悉的故乡,这时他在创作上也有臻于圆熟的理念。

莫札特在人生穷困潦倒的时候,逆向创作欢愉的降E大调双钢琴协奏曲,各乐章中第一钢琴与第二钢琴轮流对话,这是回顾,也是对未来展望的铺陈;数段装饰痕迹,见证这趟异国旅途对莫札特的启发,让他在困境夹缝中不放弃扎根、新生。

马勒的豁达与希望

马勒在第五号交响曲创作期间,正逢健康状况不佳、乐团繁重事务让他心力交瘁。第一乐章“送葬进行曲”暗示着混乱与颠簸,颓废的氛围漫延到第二乐章;不过无止境的失落情绪终究会散去,法国号在前两个乐章,晦暗、浩空的声响中划出一道曙光;如夜曲般的第四乐章让人开始整顿、疗愈心绪,而第五乐章则充满着豁达与希望,对于未来怀抱着蓄势待发的积极态度往前迈进。

这两首乐曲仿佛历经一场狂风暴雨,展现出莫札特与马勒突破阴郁、走向光明。旋律如晚霞般有深刻的层次感,粒粒音符也如洗涤后的星光,格外清澈透亮。这两首乐曲是莫札特与马勒两人,在音乐生涯、人生中的重要分水岭。

他们各自展露出最真诚的性情和智慧,坦然面对窘境;我们甚至不难发现,这两首乐曲里都掺杂着对身旁亲人的情意,告诉听者,转捩点也许是让我们在岔路中试着找回人生的某个原点,而这原点可能只近在咫尺,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