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比喻事成之后,功臣被废弃或遭害。
【例句】如果事情一成功,你就鸟尽弓藏,把朋友忘而弃之;今后你一旦遇到困难,看有谁会来帮助你!
【近义;反义】过河拆桥 兔死狗烹;饮水思源 知恩图报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养,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鸟尽弓藏);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指文种)你至今不离此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种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后,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
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时留下佩剑一柄。文种见剑鞘上有“属镂”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后,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