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4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23日电)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今天表示,解构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转糖酶”与其受质的复合结构,解释转糖作用与机制,提供抗生素的研发新途径,未来应可对抗超级细菌。
中央研究院长翁启惠和基因体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彻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日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利用X光绕射方法,清晰地解构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上“转糖酶”(transglycosylase)与其受质(lipid II analog)的复合结构。
结构图可以清晰解释转糖作用与机制,未来可以提供抗生素的研发新途径。论文在9日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
马彻解释,细菌细胞壁上的“肽聚糖”(peptidoglycan)是细菌用来保护自己的天然屏障,肽聚糖是由细菌表面的“转(月生)肽酶”(transpeptidase)与“转糖酶”所合成,抑制这2个酵素的物质即可以用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长久以来,医学界针对“转(月生)肽酶”研发抗生素,不过随着细菌抗药性增加,反而造成无法治疗的感染。而由于“转糖酶”取得不易,研究较少,由于其酵素活性区域在一级结构序列上都维持相似没有突变的状态,使得“转糖酶”变成目前设计与开发抗生素的新标的。
研究团队提出高解析度的“转糖酶”与其受质结构模型,清楚解释“转糖酶”如何使用其受质,并且将其聚合成较大的受质分子。
研究团队表示,未来科学家可以再深入的探讨细菌细胞壁转糖酶作用机制,也可以依这个结构做为新药开发的蓝图,依此原理,大部分的细菌理论上都有解,先前大家害怕的超级细菌,也应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