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3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新北市4日电)台湾逐渐步入老年社会,如何让长者活得健康又有尊严?社福团体想到“老老相助”的妙招,号召银发族当志工,在服务过程中找到生活价值,还能维持健康。
根据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去年公布的数据,新北市平溪区是全国“最老”的乡镇区,平均每4名居民就有1名是65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在市区忙着工作,社区服务的重责大任就落在年长者身上。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平溪志工站,32名志工平均年龄为65岁,他们多是当地经营小商店的阿公、阿嬷,平日没有游客生意时,便“相招”当志工,关怀村里其他需要帮助的独居、重病和弱势老人。
“人生70才开始,走,跟我当志工。”平溪志工站站长陈秀月现年74岁,但时常保持笑容的她,脸上看不到岁月的痕迹;她说,身在全国“最老”的地方,年长者就应该互助,“能做就尽量做,做到不能做为止。”
宜兰县五结乡的“阿娇姨”,也是“老老相助”的好例子,她捐出自家后院当志工站的“中央厨房”,每周2次为当地长者准备便当;一个便当5道菜、一餐得准备150个便当,常让她煮得肩膀酸痛;但看到社区长者饭后满足的表情,就是她最好的回馈。
阿娇姨说,长辈饮食首重“卫生”,因为老人家肠胃经不起考验,每天的新鲜蔬菜,志工们都要清洗4遍以上,下锅前还要用滚水浇淋杀菌;烹调原则,不外乎“清淡软烂”,不能太咸、太油、太难嚼;除此之外,任何食材到阿娇姨手里,都能变化成美味的料理;甚至大餐厅的菜肴,只要她吃过一次,都能煮出相同的味道。
阿娇姨现年已65岁,她打趣地说,再过5年自己也会变成弘道基金会的服务对象,趁现在还有体力,能做就继续做。
弘道新庄站站长黄宝凤表示,服务年长者最重要的是“倾听”,老人家爱“碎碎念”,年轻人容易不耐烦;但同是年长者的志工,能发挥同理心,讲起话来特别投机。
另外,年长者当志工还有许多优点,弘道基金会表示,年长者只要多接触人群、多走动,自然能维持愉悦的心情和健康;弘道基金会自84年成立,至今已有32个志工站、1,200多名志工,其中许多原先都是接受服务的年长者,感动之余,自己也出来当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