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 App Store
写景寄情‧彩叠乡韵

【水彩行家】访水彩名家—温瑞和(下)

林毓修
font print 人气: 113
【字号】    
   标签: tags:

◆ 笔随意到轻松入画

熟悉温老师的朋友都知道,老师手边随时都备有写生的纸笔。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三两分钟的空档,铁定提笔写景。时间长,一张精彩完整的速写佳作,就在振笔疾书中应运而成。若时间短促,一支草、半棵树也都能信手拈来。温老师表示:大量且不间断的速写练习,可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洞悉景物的架构能力。在绘图表现上,能有更精准的造型刻划与表达能力。时常习之,笔法肯定、线条自由。所以不管是带领学生或闲暇有空时,老师总是走到哪画到哪。常常学生们面对一处风景,总不知如何取景;但经过温老师的提点说明后,才发觉精彩处处、无景不入画呀!因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是一种新的学习与体验。不同地域拥有迥异的地景特质,感动人心的触发点亦不尽相同。所以每次写生都是一场受教于大自然的启发课程;写生越多,学习与成长的空间就越大。以下几张精彩的速写作品分享之:


速写作品


◆ 怀乡写情‧彩绘人文

自幼即在屏东乡间长大的温老师,在创作选材上,总想凝结时空,好将过往的人文点滴加以记录。藉由即将消逝的年代产物,赋予勉怀般的歌颂。因此勤于穿梭在乡间古镇中;试着用彩笔来筑起心中那满是回忆的梦乡。没有矫情,更无炫技;有的只是一颗质朴的心,将生长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老过于自己的一屋一瓦,看着世事变迁的老树与苔石,在光影下闪耀着消逝岁月中的思乡情怀。这是身为当代艺术创作者的非凡使命,这也是对历史轨迹的最佳礼敬。举凡早期高雄大树乡的木炭窑、埔里乡景、水里车城老火车站等等…。进而走访贵州苗寨、长江三峡、九寨与水乡等地方。然后再回头发掘沼泽蟹故乡,以及水鸟、渔塭、船影构成极佳美景的高雄后劲溪出海口。老师他无不逐一用彩笔记录这即将消失的纯朴;希望以写生的方式,来领略台湾每吋土地的成长岁月;并期许能将全世界的好山好水、人文景致,都能亲身探访并且将之入画珍藏。尝想:这将会是何等满足与充实的人生啊!荣获第十七届全国美展第三名的作品﹙秋的回忆﹚中将曾经繁华与消逝的时空,藉由老人与秋意来勾引怀乡的思绪。


秋的回忆


◆ 读图千遍也不厌倦

在抵达温老师工作室时,随即将莲华池、杉林溪画册,以及第九期水彩杂志奉上。还来不及准备采访资料,见老师已径自翻起画册,仔细览读。访谈中才知:老师练功的方法,有大部分来自读图的启发。温老师习惯大量且无时无刻的翻阅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从他们的画作中分析构图、体解内涵,并研究设色;当然也得从中读到警惕。因此,不管在画室或家中,总能看见随手可及,或者阅罢尚未归位的画册,当然还有一位如数家珍般的介绍各家藏书的温老师。而这种求知的渴望,让老师在创作与教学上,有了坚强的后盾,和源源不绝的灵感。当然,若有机会亲睹名家画作的真迹,那也是种绝佳的成长机会;不但能近身观察、体会,更能借镜求教。

在温老师画册自述中曾提及:每个人在创作的熟成过程中,都会遇有困难与疑惑。此时,经常会将完成或未完成的画作,摆置于画室中三日至上月不等的时间;以不定时的方式观看、细评。目的是想在不同时空与心绪下,能以不同的想法和心境,发生偶然性的接触。这种方式往往能发现,许多在创作时未能顾及的意外与缺失;然后予以修正或留待下次自我警示与参考。因此,以偶读、多读、细读、深读作品的方式,让画作更臻完美。我想这真是再好不过的练功心法了!


温老师工作室作画情景

结语

◆ 感性与理性的‘总铺师’

不难发现:温老师绝大部分的作品,大多以暖性明亮色泽为主。当然身处于南台湾,区域地景,色温暖溢的环境;入眼与体察的感受,经由画笔自然而然会流露出一份地域性的温暖气息。然而若只因客观条件影响就反射式的铺陈直叙,反而少了份内蕴化的成熟感动。因此,人格特质中应有一份热情,那是一种温暖包容的真性情。如果再加上专研古今名家用色的心得,从中捉取适性的表达色度;自然成就了老师画作中的情调。

谈到人格特质与创作之间的关联性,不可不谈的是老师运笔时的“自在”与“肯定”。我们大可归因于温老师热爱写生,技法千锤百炼下的产物特色。然而冷静思量下:“肯定”应来自于理智与熟稔后的自信。“自在”则是源于感性滋养后的那份洒脱。由此不难看出,经过军旅生涯的洗湅,让原本质朴内敛的本质,有了全面性的升华。在理性与感性之间,重新调理出一道道迷人的菜肴。作品﹙庙﹚:上乘的高技巧表现,将浓情化入笔水彩韵间;在高控管的布白、简化与虚实中流淌。


结构严谨、块面精准,这是理性架构所必备的根基。然而设色自由、笔调潇洒,则是动情后的忘我余韵。两者看似南辕北辙的对应性面,实则在温老师的绘画理念中,将此两则内在性格有了最佳的调和与运作。这一点在温老师的创作选材上,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怀乡写景、喜绘大自然,温老师在出色的造型上,随意让水韵,凝结出山与水的空灵。恣意让彩笔走成疏密有致的树群;看似不经意的枝撇,竟有种无穷的生命鸿爪。若没有超凡的感性介面来加以传导,如何体现得了。再者,画面中起落有序的人为建物,或船影或房舍,无论是岁月留痕,亦或曾经荣华。个个精准到位,少有杂笔啰嗦;则全需仰赖高控管度的清晰理智。而温老师就是能将画面统合得毫不尴尬,并且得心应手,实在令人钦佩!

<未完,待续>

(图文由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所谓“亮处不空虚,暗中有东西”,用这句话形容招治的作品最为恰当,她的画在大结构中有小层次,小结构中有微层次,仿佛纤维般编成一张天罗地网,环环相扣,牢不可破。
  • 这次展出是洪东标自2008~2011等四年间的作品中选出的代表作,大多取材自生活中和旅行间的所见题材,洪东标以写实的描写技法晕染出幽静的情境,是大家生活在喧嚣的大都会中难得的幽境,让大家分享这宁静的自然美景。
  • 早前辈画家们因物质匮乏或使用不正确的材料,使得他们的水彩作品快速氧化而损坏...
  • 在介绍温老师的绘画风格之前,特别要截引一段水彩界大老,也是温老师的恩师—邓国清教授所解析的论述;将更能领会温式风格的脉络轨迹… 国清老师指出:‘温老师对于后期印象派三位大师—塞尚、梵谷、高更的画风,情有独钟。塞尚的面与面的结合,表现立体的质感之美。梵谷的明艳色泽,以及充满生命力和跃动的笔触与线条。高更那原色的喜悦感,大胆的平涂色块,和绘画走向装饰性、明面化,并将形体概念化。让温师无时不浸润于名家的法度里,颇得绘画的精简原则,和追求完美的理念。’
  • 在欣赏温老师的水彩作品时,首先一定会被画面中丰沛自然、高雅耐看的色彩布局所吸引。也常令人惊叹于如天外来笔之用色,是那么得贴适与舒服。特别在类似色的细腻微调间,让人如入印象派大师们的色彩花园中,自在地在光与彩的交织中漫舞、沉醉。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 德国的视觉艺术,相较其哲学文学音乐,是较少被德国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其它领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什么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意义。他将灵魂注入风景里,而风景里被照亮的空气是“灵体”,让每一幅画作充满个体性与内在连结
  • 马德里拥有世界上最[ascii]着[/ascii]名的博物馆之一——普拉多博物馆。而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画《宫娥》(Las Meninas)是其镇馆之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