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皇家烦-双色球分析-博彩网站评级
长篇纪实文学

末代贵族浮沉录(18)

第四章、追求自由民主 (10~13)
曾国一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十一

我先后在重庆南开中学、兼善中学上学。那时候的南开中学是全国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是国民党高官和高级将领,钜贾富贾的“子弟校”。这些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最为重视的也最为严格的。费用之高全国第一。一个学期各种费用得五十个银元,蜀光中学也被称之为自贡市的贵族学校。一个学期各种费用也只有几个银元,可见差距之大!南开中学学生食堂比较蜀光中学学生食堂天渊之隔。蜀光的学生食堂一个星期打一次牙祭。南开的学生食堂每一天午、晚的菜肴都远远的较之蜀光中学这牙祭丰盛得多。七、八个菜,荤多素少。顿顿都吃不完……学生食堂的如此高消费是贵族学校的主要标帜之一吧,重庆物价就很高,而当时沙坪坝的物价是重庆全市最高的,所以要交那么多的伙食费也不足为奇了。学校虽然统治很严,然而重庆大学却是当时学生运动的风暴中心,近在咫尺,难免不受到各种冲击和影响,这是国民党高官对于自己的子女们最为担心的事情,所以当时学校里面设立了“国民党特别区分部”,书记叫李观方,在蜀光中学教过地理课的,地理课教的“烂熟”,超凡的本事是可以“随意”的在黑板上,画出“准确”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各国地图。

六阿爸的一个好朋友在北陪,向六阿爸介绍北陪的兼善中学是个好地方,远离是非之地,他的女儿准备去读高一……于是我也去了北陪。那时的兼善中学因为躲避日寇飞机轰炸,从北陪城区迁到了嘉陵江畔,距离北陪市区五、六里地一个叫毛背沱的地方。上面是树木葱笼、险峻入云的鸡公山。在鸡公山半山腰的茂密林木间,卢作孚令人开辟出来的很大的一个香蕉试验种植园。在其间辟地修建了几座房舍。记得还有茅草房,因陋就简匆匆建起来的。丛林隐蔽下的校舍虽然极为简陋,教室外面就是香蕉林……然而教师都非常出色。知名教育家张博和作校长(解放以后任过重庆市北陪区区长)。著名的民生公司董事长卢作孚是学校董事长。(解放后“五反运动”中自杀了)特意要他的翻译来教我们的英语。数、理、化教师都是重庆当时第一流的。加上同学都很刻苦,学校又远离闹市。隐藏在那林莽丛林之中,所以学生全部住校,在那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基本封闭的安静而又幽美的环境里,男女同学几乎一天到晚都附在书本上面。实在是两耳难闻窗外事……因此毕业生都很优秀,都能考得上有名的大学。

星期天大多在教室里“啃”书本。很少有人去逛街玩耍之类,和几个同学偶尔也骑马去北温泉游泳,然后再从嘉陵江泛舟而下,激荡奔腾的江流让你去感受一番“千里江流一日还!”的豪情,那木船可以一直抵达毛背沱岸边……据说李鹏曾在兼善中学读过书,卢作孚的三公子和我们同年纪,被视之为纨绔子弟。

还记得同学们排演了郭沫若的《孔雀胆》。打死了好些条狗,用狗皮作帽子作演出的服装……在北陪大戏院公演了十多场,公开售票,场场客满。

学校建在丘陵间,因为没有场地,所以从来没有上过军训课和体育课。却偏偏来过一次“实弹打靶”。(据说是从上头去弄到了一些子弹)。记得是在学校的山后面,有一处山沟,山沟对面,用大箩筐装满了石灰放在那儿作为靶的。山沟这边作了掩体,在那掩体里射击。如果击中了靶的。山沟这边能够看得见那大箩筐里的石灰烟雾冲天而起。

对于这“打靶”男同学大多很兴奋,但有的同学不敢打枪,许多都打不准。我很沉着的上场了。人们当然不以为然。文质彬彬的样子,他还敢打?啪!啪!啪!连中三枪。大家都叫好,创记录了!教官又奖励了我三枪,这“三点一线”我记得是六阿爸教我的,至于手枪,六阿爸认为,全靠人的“灵气”,手与心相通,神枪手全凭他的“灵气”。

英文课教师是卢作孚的翻译,西服笔挺,很讲究。特意要他来教我们两个班的英文课的。他讲授之后总要叫一男一女站起来“范读”一遍。女同学总是叫很文雅的萧智起来范读。她声音很尖,“娇滴滴”的。男同学则总是叫我,带着低沉雄浑的男中音,抑扬顿挫,颇有点特色。所以一直叫我们“范读”。

化学教师叫龚续之,非常严厉也教得非常的好。然而每次考试总是绝大多数的人不能及格,期中考试时候,第一名72分,我考了71分,还有一个60分,其余的全部不及格,数学学的是当时的美国大学课本,霍尔.乃特的,教师姓李,我每次考试都在九十多分,同样很多人不能及格……很快的在班上我便“崭露头角”了。

一九四八年秋,六伯曾鲁相识的一家子,也是个将军,姐妹同嫁一夫。据说姐妹以前都是上海的电影演员,姐无出,妹有一女,天真美丽,和我交往渐浓。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很好,甚得乃父青睐。一九四八年下半年,乃父受蒋委员长之命到台湾基隆兴建军港。举家迁往基隆。乃父邀我同往去读台北大学。娘得知后坚决不同意,要我立即返乡。于是又回到蜀光中学上学一直到高中毕业。以后和远隔一方的伊一直书信往来,到了“解放”(1949年)以后无法通信也不敢通信了,曾经的那些书信也早已不知所踪了……

六十余年后的今日唯有一张伊1948年在台湾台北飞机场照的一张黑白照片,历经了六十余年风霜刀剑,在诸多劫难之后劫后余生奇迹般的存留了下来在我的老照片相册里面。不知道怎么竟逃脱了流放、蹲监狱、抄家、流落……的诸多灾难而还竟能存留到现在,实在是奇迹!

我忘记了是何年何月,信手在照片旁边描来一朵海棠花!红色的海棠花!!海棠花,中国人叫她相思红!中国人也叫她断肠红!!那无情的一湾湾海峡,那险恶的一段段岁月埋葬了那曾经的相思!埋葬了那曾经的断肠!六十余年了,唯有这褪色的黑白照片唯有这海棠依旧的残红,为我保留下了少年岁月一段无比美好而纯洁的初恋情怀和那么多的圣洁而遥远的祝福!!如此美好的怀念于我这历尽沧桑的人而言是多么的珍贵啊!!刻骨铭心的爱在人世间惊天动地!我这坎坷苦难的八十年生涯!没有过这种惊天动地的刻骨铭心的爱!这么短暂的一段无比美好而纯洁的初恋情怀!在一生苦难凄沧的漫长岁月间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

一九四八年,伊父奉命赴基隆建军港,伊随父南飞,从此天各一方……

一汪碧波分南北 天各一方长相别 海棠花开相思红 海棠花谢断肠裂
春水东去杳无踪 秋风枉催海棠红 断肠红断一泫然 梦断香销情更恸
春去秋来无消息 一怀愁绪无从寄 山盟空在何所依 岁岁年年长相忆
耳鬓厮磨尤在昔 长相思兮永相忆 但愿天涯得欢愉 无忆人间生别离@

(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能够忘却吗?活了不寻常的八十年悠悠岁月!轰轰烈烈,枪林弹雨,血流成河,饿殍盈野,爱恨情愁……中华民族的兴亡、抗争、颤栗、疯狂、欢乐、哭泣……这怎能忘却啊??
  • 作者以真实、生动、传奇的笔调,血的真实记叙了众多“遗老遗少”——“末代贵族”们在魔爪下,六十年间遭受的凌辱,无端的屈辱、非人的苦难、残酷的死亡、顽强的挣扎和柔韧的抗争!
  • 居委会的男女老少都奉命去了,这是最低层次的“民”,大多数面黄肌瘦,低粮食定量吊着命,衣衫不整,没精打采,比乞丐好不了多少,木讷得像排队买供应的老菜帮子,一步一步向前挪动……
  • “秘密报告”,把史达林的诸般罪恶揭了底,毛泽东却下令在大陆“中国”瞒得严严实实。一切传媒“噤声”,“全国”草民被瞒得一无所知。
  • 后来知道许多人都哭了——许多知识分子、许多当官的,有的哭得很伤心,如丧考妣!现在想起来,对于曾经的那股哀伤,是人性的流露亦或是狗性的显现?
  • 亿万人这么多年挣扎于死亡、饥饿、贫困、屈辱啊!民不聊生啊!哇的一声我哭了起来!眼泪也涌流出来!我已经一步一步的走到了毛泽东像前,一鞠躬下去,恰到时机的眼泪扑簌簌的流出来了......
  • 欢乐和悲伤从来都是生命交响曲的两个乐章!不可或缺的生命进行曲。
  • 娘只提出了一项要求,希望能分得祖父遗产中的“十大才子”书和线装书……娘特别看重的珍贵之物,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这是分家中娘唯一舒心的事。
  • 在我头脑中却留下了一个神圣而又可怕的模糊概念――人身上的一块肉是可以剜下来奉献给亲人救命的圣药!但要在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的庇护之下!但对于整个的人都可以吃--却不可思议,那应该是很遥远的几千年以前的洪荒野蛮时代,野蛮人的行径了!
  • 恢弘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涵养了我的童年,使得我的心灵与五千年的民族灵魂相涵接,使得我的性灵与五千年的人性陶冶相融汇,这种道德、情操、品格的如雨露般的沁润,像土地涵养幼苗的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