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2年10月21日讯】贴近新古典雕塑大师卡诺瓦的大作〈赛姬与爱神〉,细细品味,会发觉它比真人还具有生命力,并且高于世间凡人。他俩的情谊纯净、洁白没有沾染俗世间一点尘埃,是世间少有的真挚、珍贵。
如果写实艺术能够达到极致的时候,就能超越生命。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件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完美境界,那么打从心底会觉得用尽毕生精力从事这样的传统写实艺术实在是太值得认真去做了。卡诺瓦(Antonio Canova, 1757~1822)的〈赛姬与爱神〉,便是让人有此感受。
在故宫为期三个月的罗浮宫珍藏展,便可见到新古典雕塑大师的大作──〈赛姬与爱神〉。贴近他的作品,细细品味的时候,会发觉它比真人还具有生命力,而且是高于世间凡人的。用大理石的光滑洁白质感表现赛姬与爱神的情感,使人感到他们之间的情谊纯净、洁白没有沾染俗世间一点尘埃,是世间少有的真挚、珍贵。在光线的打照下,大理石更显得光辉灿耀。
观看时不需要靠言语交谈传达,细细品味、用心感受即胜过千言万语。这是雕塑,没有外在环境衬托、陪衬,他们犹如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隔绝,沉浸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
整体衔接韵律流畅 体现轻盈之感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观赏这件作品,就整体造型而言非常简练,主要表达的重点聚焦在两人的脸跟手之间的互动上,观赏者一眼就可看到作品中心要传达的情绪、思想及精神。邱比特托着手保护中间的蝴蝶,赛姬的手指轻盈的捏着蝴蝶的翅膀。蝴蝶在古希腊语是灵魂的意思,而这只蝴蝶象征着赛姬的灵魂,邱比特小心翼翼的托着它,犹如守护着这得来不易的情感。这件作品整体上给予人轻盈之感,细节的处理如头发、布亦围绕此感觉走,没有抢了主体的锋头,这就是艺术家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雕塑或是绘画在处理作品手法上都讲究衔接点。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衔接、脉跟脉之间的衔接,跟整个造型节奏、韵律是有关系的。
两个人物造型的衔接及搭配非常舒服,头发和人物的衔接点跟整个手臂与手臂之间的脉、运势贯通一气。邱比特的右手搭在赛姬的右肩,赛姬的手指轻巧婉约的捏着蝴蝶的双翼,左手则轻轻托着邱比特的左手,整体衔接韵律感非常漂亮、流畅;再往下看:轻柔的纱布罩着赛姬抚媚的身形顺势而下,给人平静、飘逸之感,非常耐看。作品给人感觉是一体的,一点也不会喧宾夺主,不会突出主要的东西而不注重次要的部分;次要的部分依然还是很严谨的对待。
体态和谐如交响乐 流露艺术家修养
整件作品的造型准确度非常高,而且它的圆润程度、韵律、衔接、情绪细腻的表达及造型细节的处理都可谓达到艺术的高质量完美。
一个好的作品整体是非常耐看的,往里深入看的话,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觉得非常舒畅,碰不到点滴瑕疵。如两人卷头发细密的纹路、纤细的处理跟情绪搭配衔接得很自然;爱神的脸庞轻轻的贴在赛姬的身体上,不是模糊概括的处理;披在赛姬身上的纱布,虽然没有刻意营造如风吹拂般的飞扬,但是顺着身躯形态自然垂下的布,已足够让人感觉到轻柔、平静,而不是生硬、硬邦邦的感觉。
邱比特的身躯轻轻的依偎在赛姬的身旁,不会让人感觉到拥挤憋气。每一个动作,这样的姿势、那样的姿势都很考究,稍许差一点都不会那么顺畅。雕塑和绘画不一样,它不是如绘画需要很多的环境道具,它只是一个简单的人体、布,也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可是搭配得好的话就像一曲交响乐一样,非常默契、和谐地演奏着,看多久都不会觉得乏味。这就是艺术家对艺术及方方面面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叫修养吧。璀璨的正统艺术魅力再一次活生生地展现在台湾,令人流连忘返。◇
本文转自272期【新纪元周刊】“正统美术”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