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平台网址大全-双色球开奖结果-中w育彩票丢 shouye
现代散文

郑梓佑:母校的【翠竹园】

【大纪元2012年01月19日讯】杭州西湖风景驰名中外,有口皆碑,西湖十景中有一个独具特色的景点便是【云栖竹径】。据传,当年康熙、乾隆二帝曾数下江南探访西湖胜境,每到西湖必游【云栖】。如今虽然先王天子早已驾鹤西去不见踪影,然而,【云栖竹径】却因两位天子当年的多次探访而更加引人入胜,以致常年游客如云,遍布山野竹径。虽然至今还没机会一睹【云栖竹径】的风采,但幸运的是,在母校的一角也有一处别有特色的胜景,同样令我情有独钟,心驰神往,那就是我最爱去的地方—–【翠竹园】。

【翠竹园】位于母校校园西北角的一座山坡上。从教学楼后门起步,西行三百米绕过实验楼,再北上图书馆,沿着图书馆背面的山坡顺势而下,穿过一段蜿蜒曲折的回廊,就到了【碧波湖】。隔着【碧波湖】就可以望见湖对岸山坡上那一片片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的竹林,那就是【翠竹园】。越过湖上的连拱桥,穿过湖中的湖心亭,便可直达【翠竹园】的正门。

爱去竹园,是因为喜欢竹子的美丽和竹园的魅力。你瞧,山坡上的竹子自上而下通身绿油油,青翠挺拔,秀丽多姿,四季常青,经霜不凋。竹干或粗壮结实,或修长纤细;或魁梧挺拔,直冲云霄;或成团成簇,摇曳生姿;或如男儿之顶天立地,或似少女之玉立亭亭。

竹园的魅力首先在其“雅”。园子虽不大,却小巧别致,古朴典雅。竹园的外围是一道约两米高的仿古围墙,这围墙,粉墙黛瓦,顺着山势呈弧形连绵起伏,缭绕不断。墙上每隔一段间距总有一扇形的小窗,而小窗中也恰到好处地镶嵌着千姿百态的镂刻竹雕。园外,沿着墙脚是一簇簇纤纤细细的凤尾竹,与园内高耸入云的毛竹遥相呼应,相映成趣。粉墙黛瓦的黑白与茂林修竹的翠绿交相辉映,勾勒出竹园古朴素雅的风韵气质。园内,翠竹无数,繁茂无比,竹竿挺立,竹影婆娑,风起竹舞,摇曳多姿。圆形的月亮拱门内横卧着一尊菱角光滑的灰白色巨石,石上刻有“翠竹雅苑”四个遒劲有力草书大字,大字下面是几竿栩栩如生的“翠竹”石画,画竹两边是用翠绿色的行草镌刻的咏竹名诗—-“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巨石看似孤立,但却不寂寞,其后方被一丛浓密的凤凰竹半包围着,翠竹陪伴着巨石,巨石偎依着翠竹,不离不弃,静静而安稳地卧眠在那里。

在骄阳似火的酷暑盛夏,【翠竹园】是校园里最好的去处。那团团簇簇、铺天盖地的竹枝、竹叶,如层层叠叠的绿毯严严实实包裹着竹园,将似火的烈日遮挡在外。园子里面有几条幽深的竹径,或由光滑的鹅卵石铺成,或由布满青苔的石级砌成;或蜿蜒迂回,或陡峭险峻。稀稀落落的竹椅或石凳,顺其自然地偎依着竹径,似乎深怕这竹径幽静得太孤单,太寂寥。独自漫步幽深的竹林间,抬头仰望,星罗棋布的苍苍翠竹遮天蔽日,满眼的绿色让人陶醉。偶有徐风阵阵吹来,竹梢上下左右微微颤动,于是无数细长细长的竹叶顿时婆娑起舞,跳动的舞影投射在地面上;沙沙作响的竹叶摩挲声是为她们伴舞的音乐,均匀而轻柔。随着竹叶的起舞,丝丝清凉之意油然而生。

不绝于耳的蝉鸣是夏日竹园的主旋律,沙沙的竹叶声和不时传来的几声清脆的鸟鸣声与之交织在一起,谱成一首生动优美的【夏日竹园交响曲】。除此之外,置身竹林中,你几乎听不到任何尘嚣的杂音。徜徉于竹林间,闭目凝神,深深呼吸,几乎能嗅到淡淡翠翠、绵绵柔柔的竹叶的味道。这味道,隔外清新而湿润,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身处竹林中,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所有尘世的私心杂念与千愁万绪,顿失九霄云外。唐诗“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罄音”的意境莫不过如此吧。

顺着鹅卵石的竹径绕至半山坡处,有一别具匠心的景点,那就是【翠苑画廊】。这是一个竹文化的大观园,也是一座古代文学艺术的殿堂,不但有竹诗、竹画,还有竹的品种、特性、数量、分布及功用价值等详细介绍。这里既汇集了历代咏竹的名诗绝句,也精选了唐诗宋词中的传世经典。画廊长约五百米,整体呈弧形,依山而建,傍竹而栖。可谓“竹中有画,画中有竹”,画竹交融,相得益彰。漫步画廊之中,欣赏着这仪态万千、维妙维肖的竹画,吟唱着那脍炙人口、酣畅淋漓的诗词,瞻仰着那龙飞凤舞、挥洒自如的书法,不免沉醉于这诗情画意、行云流水的境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辉煌灿烂的大唐盛世。这时,你会感慨【翠苑画廊】迷人的艺术魅力,也会惊叹华夏五千年文明古国其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沿着布满青苔的石阶拾级而上,在竹园的最高处有一亭台,名曰【翠竹幽亭】。这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六角竹亭,外有竹藩篱、竹台阶,内有竹地板、竹护栏,上有竹檩、竹椽、竹瓦、竹檐,下有……这亭子,从远到近,自下而上,里里外外,通通是竹材竹料。六边形的竹亭中央恰也有一个六边形竹桌,桌旁有六边形的竹凳可坐。竹亭的六面均有竹椅包围,可坐可卧。亭体由六根粗大的圆形竹柱支起,六根竹柱上分别题有咏竹名句,诗曰:“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好一个【翠竹幽亭】,一座亭子,六根柱子,竟将这竹魂给勾勒出来了。于亭台上极目远眺,整个校园尽收眼底。小憩于此,赏竹、观荷、品诗,岂不快哉?

翠竹园外,是柔波荡漾、清澈透明的碧波湖。这湖,好似一弯新月,依偎着翠竹园,从翠亭上俯瞰,犹如竹园披上了一条洁白无暇的玉带。这玉带,给美丽的翠竹园再添几分婀娜之姿,飘逸之气。时逢夏季,碧波湖上无数荷花袅袅婷婷,争相盛放。缕缕阵阵荷的幽香随风飘入竹林中,它与竹的清新、青翠互相渗透、彼此浸润。碧波、绿荷、青山、翠竹,它们点缀着这个校园;而清纯、优雅、清新、青翠与幽香、爽朗交织在一起,它们弥漫着整个炎夏,飘荡于山水之间,渗透于校园之中,沁人心脾,醉人心房。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有了这【翠竹园】和【碧波湖】的点缀和衬托,才使得那些布满泥砖石瓦铅灰色建筑的校园,少了几许刻板、严峻、冷漠之呆气,多了几分生动、灵秀、清雅之神韵。而翠竹、青荷、竹影、碧波;这亭、这廊、这诗、这画;这园、这湖、这山、这水……这秀雅灵气和生动神韵深深地吸引着我,迷恋着我,使得我时不时想去那里品味享受一番—–这园的翠绿,这湖的芬芳!这山的空灵清新,这水的清澈透明!而一次次地领略瞻仰又一次次地打动着我的心灵是因为—–这翠竹的刚直不阿、坚韧挺拔,这碧荷的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这修篁的虚怀谦卑、高风亮节,这秀莲的纯洁无瑕,圣洁高雅……

虽然,这片【翠竹园】没有杭州西湖悠久的历史渊源,没有【云栖竹径】那样的赫赫有名,也没有漫山遍野、恢弘跌宕的气势,但是 —- 它,是我心中的名山胜水,它,是我梦中的【云栖竹径】,它,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